禾篌

[穴義]大腸經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腸經體內經脈。 [運行規律]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 [功能作用]導引大腸經的體表之液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

口禾篌
[別名]禾篌,長頻,長篌,長頰。
[穴義]大腸經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腸經體內經脈。
[名解]口禾篌。禾,細長之物也。篌,孔隙也。口禾篌穴名意指大腸經體表經水由本穴回歸大腸經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扶突穴與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後冷降歸於地部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歸大腸經體內經脈,地部孔隙細長狹窄,如孔隙之狀,故名口禾篌。禾篌、長頻、長篌、長頰之名皆與口禾穴同。長指地部孔隙細長,頻指氣血的運行頻頻不斷,頰通挾,皆為對穴內氣血物質的運行或穴位的微觀形態的描述。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
[功能作用]導引大腸經的體表之液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
[治法]寒則通之,熱則瀉之。
[注]大腸經體表經脈的終結點在迎香穴,而其體表經脈與體內經脈的交接點則在口禾篌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