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寒風掌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至兩次,每次練習三十六遍呼吸即可。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

簡介

在少林禪門中,寒風掌算是門內秘傳的,所謂秘傳不過就是師父不輕易傳授的,此功和少林的其餘掌法,諸如金剛掌,鐵砂掌之類的功法不同,因為很少有人介紹寒風掌的文章,其此功練成之後效果也是超乎想像的。
禪門寒風掌是內七分外三分的功夫,內在氣流的培養占據很大比例,外三分則是操手之類的硬性練法,不可多練,但不練也不可亦,正所謂內外兼修缺一不可。
禪門寒風掌屬於打外傷內的陰掌功法,所以很多前輩不敢公開太多,頂多選取其中幾項練法改個名字而已,但是核心的東西不會輕易說出。
禪門寒風掌一般人練習個一個月左右基本上都可以輕鬆震斷斬斷磚頭數塊,在禪門中大家都不會因為斷磚引以為榮的,因為這個只是很平常的一個體現,練習兩個月左右掌的殺傷力也是相當可怕可觀的了,百日左右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真傳的與虛假的區別就是在於一個很快就可以入門就可以實踐出效果,一個是漫無天日的最終什麼也得不到。
少林禪門寒風掌取決於“水寒風似刀”這首詩,水寒,為天下至柔之物乃水,至堅之物也乃水,也有另一種說法寒風掌取水字之意,用來形容練功之時內功軟性功法比例強於剛性的橫練蠻練之意,風似刀,意在形容出掌速度以及隨風一般的變化莫測也。

招式練習

禪門樁

禪門樁一式:
練習者雙腳平行與肩同寬或稍大於肩,腳尖向前中正,雙膝微屈稍內收,上身中正,雙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或抱于丹田處,下頜微內收,眼視前方(或輕微閉眼),周身放鬆,無處不松,自然綿長呼吸,不加於任何意念,體會世外桃源般的安靜。如此靜靜站立下去,隨時關注自己各個部位是否放鬆。
收功時雙手摩擦熱後輕輕拍打全身以及乾洗臉若干次即可。
練習者每天練習兩三次即可,每次站立二十分鐘至一個小時均可。此功為內功之母,為以後練習強刺激功夫打下堅實基礎,也是禪門養生之重要功法,不可小視。
禪門樁二式:
練習者成高馬步站立,雙腳尖中正,雙腳距離大於肩一腳左右,雙手環抱于丹田處,全身放鬆,吸氣,意念天地日月星以及花草樹木的真氣均被吸入,通過咽喉膻中直至丹田處,在丹田處結為黃色圓球狀,呼氣,同時雙手按于丹田順時針逆時針各自轉動三次,意念此黃球之精華真氣遍布全身,周身如熱水中般溫暖舒適。
收功要求同上一式。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至兩次即可,每次練習三十六遍呼吸即可。
禪門樁三式:
練習者姿勢如同禪門二式站立,全身放鬆,唯一不同的是雙手臂抬至胸部高度,雙手成懷抱狀,吸氣,意念天地日月星以及花草樹木的真氣均源源不斷連綿不絕的進入我雙手懷中,成一大黃色球狀,呼氣,意念此黃球精華源源不斷的湧入身體每個部位,周身舒適安逸無比。
收功要求同第一式。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至兩次,每次練習三十六遍呼吸即可。
禪門樁四式:
練習者雙腳並立,上身中正,雙手自然放於體側,吸氣,同時,雙手由兩側抬放於胸前,如同第三式的抱球狀,之後呼氣,呼氣緩慢深長,同時雙腿屈身,慢慢下蹲,待蹲到底後,改為吸氣,同樣緩慢深長,慢慢起身,雙手姿勢不變,直立後再換為呼氣,重複下蹲動作。起身和下蹲都是伴隨著呼吸的,注意,不要加於任何意念,輕鬆自然的完成。
收功要求同第一式。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至兩次,每次練習三十六遍呼吸即可。

蓮花動功四式

禪門蓮花動功四式是把禪門樁功訓練出來的氣感以及內在意識強化階段,訓練起來比較辛苦,也是為了最後的操手功過渡的階段,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在這個步驟訓練,內在的一些氣感會更加強烈,爆發力會增加,伴之的耐力體力抗打力也會慢慢調培出來。
動功一式:
練習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置於身體兩側,用鼻深吸一口氣,同時,雙手由兩側提置胸前,掌心朝前,掌背向後,十指尖朝上繃直,氣吸滿後閉氣,同時雙掌用力向前快速推出,鼻子發哼聲,短促乾脆,意念丹田真氣通過膻中傳至兩臂最後通過雙掌噴瀉而出,雙掌推出似乎有驚天動地千斤之力,隨後,以鼻在深吸氣,隨後雙掌外旋緩慢回拉,拉置胸前,意念拉回千斤之力力拔山河,之後呼氣放鬆,雙手垂立身體兩側。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過多傷身體,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初學者循序漸進一般從十幾次開始,以下要求均同)。
動功二式:
練習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成高馬步站立,以鼻吸氣同時雙手提起至胸前,氣吸滿後閉氣,同時全身繃緊,雙手掌心相對,指尖向上,相距兩拳距離,成豎掌,用力向上推至頭部上方,頭部微抬,目視雙掌,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膻中傳遞至雙掌,從雙掌噴瀉而出,之後再用力回收,再推出,如此反覆兩次,兩次後由頭部收回雙掌,收回之時雙掌用力下砸,同時以鼻噴氣,意念下砸之力橫掃千軍勢不可擋。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
動功三式:
練習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或稍大於肩,成高馬步站立,雙手自然放於兩側,以鼻吸氣時雙手向上提至胸部,待氣吸滿後閉氣,以鼻噴氣發哼聲,然後雙手成掌型(掌心向外)快速用力向左右兩邊推出,猶如千斤之力推開兩座大山,待推平後,吸氣,然後緩慢回收雙掌,如同拉回兩座大山之神力,收至胸前,閉氣,同時全身繃緊,閉氣繃緊持續5秒鐘左右後,放鬆呼氣,雙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
動功四式:
練習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成高馬步站立,雙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以鼻吸氣同時雙手提至胸前,由胸前向上方至頭頂部,合掌,之後閉氣,雙掌用力擠壓,全身繃緊,之後雙掌含著相互擠壓的力量緩慢向下回拉至胸前,之後呼氣,放鬆,雙手放於身體兩側。
此功每天練習一次即可,每次練習二十四次即可。
備註:蓮花動功四式初練者很消耗體力的,所以一開始不能承受的朋友要學會循序漸進的原理,否則容易太過於疲憊傷害自己,這樣就是得不償失了。每天練習一次即可,不可過多。

操手功

摔掌:
練習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成高馬步站立,上身中正,雙手放於身體兩側,握拳姿勢。以鼻吸氣,同時右手抬起至頭部上方變豎掌姿勢,氣吸滿後,自然呼氣,同時右手掌自然向下摔落,之後回收至身體右側成握拳狀,之後輪換左掌練習,如此循環。
此功的核心為自然摔落,下落時手掌手腕手臂一定要放鬆,不可緊張加力,只有放鬆才能順勁,只有順勁,內氣才能順暢傳遞至手掌部。摔掌,就是自然向下摔擊。切忌不可用力,否則你就和勢大力沉的掌擊以及打外傷內的陰掌失之交臂,這個摔掌是少林禪門歷代秘不示人的絕密,它雖是基礎,但也是保證以後成功的奠基!
此功每天練習兩次至三次,每次每隻手掌一百次左右。
寸掌:
練習者尋找一牆壁或大樹,成弓步站立於前,右腳於前左腳於後,右掌微抵住牆面,左掌抱拳放置左側胯處,以鼻吸氣,之後閉氣,噴氣,同時右手掌部(受力點與掌根),突然發力抖擊撞擊牆壁,意念可以將牆壁穿透,如此練習,右掌練習百餘次後改為左掌練習,姿勢均與右掌練習相反。
此功練習在很多門派之間都曾經出現過,但是此功和其餘的有著本質的區別,關鍵在於弓步的後腳,噴氣手掌發力的前瞬間,後腳用力蹬地,將力量通過腰傳遞至手臂於手掌,這次是真正的寸掌發力,這是打外傷內陰勁的提高功夫!
此功每天兩系兩至三次,每次每隻手掌練習百餘次左右即可,初習者最好佩戴薄手套保護手掌。
沙袋操手:
沙袋操手是高級的練習法了,練習者最好尋找一個沙袋,內裝鐵砂最適宜,若沒有找個沙袋內裝綠豆也可以,但是效果稍差一些,至於學生朋友也可以找一本厚書練習,同樣效果不如鐵砂的沙袋。
震法:
練習者將沙袋置放於與自己的肚臍部位高度即可,然後雙腳左右分開成高馬步站立,上身中正,雙手握拳置於腰部兩側。
以鼻吸氣,同時右手提起置頭部上方,手臂以及右掌放鬆,氣吸滿後,手臂向下自然下落,在擊打沙袋瞬間猛然噴氣,同時稍微加力,不可過大用力,掌腕部位繃緊,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手掌傾瀉而出,受力點為掌部的掌根。之後改為左手練習。如此循環。
此功一天練習一至兩次。此功左右手各練習三十至五十餘次。
斬法:
與震法姿勢相同。以鼻吸氣,同時同時右手提起置頭部上方成豎掌形,手臂以及右掌放鬆,氣吸滿後,手臂向下自然下落,斬到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同時稍微加力,掌腕部位繃緊,意念丹田之真氣通過手掌傾瀉而出,受力點為右掌小指外側。之後改為左手練習。如此循環。
此功一天練習一至兩次。此功左右手各練習三十至五十餘次。
沙袋操手的震法和斬法都介紹完了,至於其餘的關於掌法的練習,比如手背的甩法,手指的點法,均在禪門的雲拳中以及金剛點穴指功法中專門介紹,在此不再累贅了。
少林門派之多是武林中獨樹一幟的罕見,每個門派的練習法在外形上大同小異,區別就是在於細節之處,細節之處的變化足以改變整套訓練效果,所以大家要練習寒風掌就要按照寒風掌的具體要求練習。少林功法在現代,很多時候給人感覺總是一些花拳繡腿或注重於表演,其實不過是真正的少林拳傳人不願意更多的說什麼,天天瞎嚷嚷的那些所謂少林高手只不過學習了少林的皮毛功夫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