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宮

語出:唐 儲光羲 《題虬上人房》詩:“禪宮分兩地,釋子一為心。” 唐 王維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詩:“龍鍾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chán gōng ㄔㄢˊ ㄍㄨㄙ
禪宮(禪宮) 
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 唐 儲光羲 《題虬上人房》詩:“禪宮分兩地,釋子一為心。” 唐 王維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詩:“龍鍾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朱德 《和葉劍英過五台山》:“禪宮寥落亂飛鴉,掃地出門罪佛也。”
【作品介紹】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與裴迪同作)》的作者是王維,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26卷第52首。這首詩是作者拜謁操禪師時所作的詩作。該詩體現了詩人深厚的禪修功力,以及其對佛法的虔誠。
【原文】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作者:唐·王維
龍鍾一老翁,徐步謁禪宮。
欲問義心義①,遙知空病空②。
山河天眼裡③,世界法身中④。
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注釋】
①義心:謂猶豫不決之心。有迷事、迷理兩種,迷事之疑,於見道時斷之;迷理之疑,至佛果時始能斷之。
②空病:執著於空。
③天眼:天人之眼,所觀甚遠,為五眼之一。天眼有兩種:一從福報得來,如天人;二從苦修得來,如阿那律尊者所得天眼。
④法身:指佛的自性真身,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又稱法身佛、自性身或第一身。
【賞析】
該詩寫詩人自己老態龍鍾、步履蹣跚地冒著炎熱前往青龍寺拜謁操禪師。此行目的就是要就一些疑問請教操禪師。路途的艱辛,反襯了詩人對佛法的虔誠。平靜的敘述,讓人感覺到這份虔誠沒有了如火如荼的熾烈,卻已深入詩人心中,與生命融為一體,沉穩而堅實。在拜謁操禪師之後,疑問煙消雲散。接著的兩聯表現了詩人豁然出疑後的體悟。“一毛孔容三千大千世界”,整個山河大地盡在天眼中也是平常事。法身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世界不能超出其外。若證明此義,炎熱也不是炎熱,只是心生。不執炎熱相,大地風自可驟然而起,銷盡炎熱,卻也不見得絲毫炎熱得滅。全詩對仗極其工整,說理明晰,禪悟深刻,內容有收有放,體現了詩人作詩和禪修的深厚功力。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淨、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