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簡稱福衛一號。其原名為中華衛星一號,簡稱華衛一號,但於1998年6月21日更名。是中華民國製造的通信衛星,於1999年1月2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發射成功。福衛一號是距離地球表面600公里的低軌道衛星,福衛一號有五項衛星本體元件及一項通訊實驗酬載元件是在台灣製造。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簡稱福衛一號。其原名為中華衛星一號,簡稱華衛一號,但於1998年6月21日更名。是中華民國製造的通信衛星,於1999年1月2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發射成功。福衛一號是距離地球表面600公里的低軌道衛星,福衛一號有五項衛星本體元件及一項通訊實驗酬載元件是在台灣製造。
目錄

1基本資料
1.1發射載具
1.2地面系統
2主要任務
2.1進行三項科學實驗
3壽命
4相關條目
5外部連結
基本資料
重量:401公斤(含酬載及燃料)
形狀尺寸:六角柱形,高2.1米、寬1.1米(太陽能電池板伸出時約達7.2米)
軌道:高度600公里,與赤道成35度傾斜角之圓形軌道
繞行地球一周時間:約96.7分鐘
發射載具
名稱:雅典娜一型發射載具(ATHENA-1/LMLV1)
系統廠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飛彈太空公司
推進器:二節固體火箭
總重量:63,500公斤
全長:18.87米·直徑:2.36米
發射方式:地面垂直發射
地面系統
福爾摩沙衛星地面系統是由美國聯合電訊技術服務公司(ATSC)簽約承包,同時該公司也在國內遴選了四家次契約廠商(中鼎、凌群電腦、大同及台灣電訊公司)來共同參與所有軟體發展的相關項目。
整個系統是由遙傳追蹤指令站、地面通訊網路、任務操作中心、任務控制中心、飛行動態設施及科學控制中心所組成。除兩個遙傳追蹤指令站分別設於桃園縣中壢(北站)與台南縣歸仁(南站)之外,其餘均設於國家太空中心總部。
主要任務
進行三項科學實驗
在電離層特性研究方面,了解台灣地區周圍上空的電離層結構,以提供影響無線電通訊的重要訊息
在海洋水色研究方面,提供海洋相關領域之實驗資料,作為環境、漁業、工商業及學術界實用及理論研究的根據
在Ka頻段通訊實驗方面,進行台灣Ka頻段低速率、高速率及雨衰減通訊實驗,並且將進一步做安全通訊實驗,以增強台灣的通訊系統能力。
壽命
任務壽命:2年。
設計壽命:4年。
實際運轉則近五年半。(於2004年6月17日結束其任務)
相關條目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原名中華衛星二號)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中新一號
外部連結
福衛一號計畫介紹
台灣太空計畫-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NSPO)
衛星通信衛星中新一號(與新加坡合作)、中新二號(與新加坡合作)
地球觀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福爾摩沙衛星三號
科學實驗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一號、塔堤揚娜二號微衛星(與俄羅斯合作)
研發中、預定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福爾摩沙衛星六號
其他台灣探空火箭蕃薯號衛星AMS計畫
機構國家太空中心
運載火箭雅典娜一型載具、陶洛斯火箭、人牛怪運載火箭
中華民國福爾摩沙衛星一號所屬組織國家太空中心
任務類型進行科學實驗
環繞對象地球
發射時間1999年1月27日
發射手段雅典娜一型載具(ATHENA-1/LMLV1)
任務時長五年半
軌道衰減2004年6月17日
官方網站福衛一號介紹
質量401kg
軌道參數
傾角35°
周期96.7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