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成機場

福成機場

北海福成機場位於廣西省北海市,於1987年建成使用,1994年開始了機場的擴建工程,2007年建成投資30811萬元的北海福成機場新航站樓。

基本信息

北海福成機場 北海福成機場

福成機場,為促進北海市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1984年7月6日,在北海市由國務委員谷牧主持召開的沿海
城市開放和特區工作聯合辦公會議上,議定在北海修建機場。同年7月下旬,民航廣州管理局和民
航廣西區局即實地勘察選址。北海市地勢平坦,可作機場場址的地方較多。最初設計選址方案5個,
經初步篩選,保留合浦縣福城鄉三合口農場北部和南部兩個選點,分別作為第一、第二方案進行比
較。同時還議定機場工程項目建議書上報。
1984年9月14日,中國民航局副局長郭浩帶領修建司、計畫司、設計所人員到北海實地勘察。
南部選點雖然離城稍遠,但土方工程量小,基本不占水田,不需拆遷建築物,飛行條件也好,現場
確定採用這一方案。所選定的場址在福城鄉三合口村,位於北海市東稍偏北,合浦縣城東南,與北
海、合浦.的直線距離分別為19.5公里和18公里。場址南面、西面臨海,東面、北面靠農場膠林、
果園,地形平坦,有擴建到大型機場的餘地。
1984年9月下旬,編制出北海機場工程計畫任務書並由自治區政府上報國家計委。同年10月開
始初步設計。主要由中國民用機場設計研究所、自治區綜合設計院、自治區電業局設計所等部門承
擔。
1984年12月30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北海福成機場建設立項。隨後,由民航廣西區局領導、
技術人員和北海市人民政府組建修建機場指揮部,現場辦公,全面負責機場工程。1985年3月28日
通過初步設計審查。同年4月10日機場工程破土動工。項目建設均以指令性發包,由自治區建築總
公司、電業局安裝隊、北海合浦建築總公司、民航廣州管理局通信處等單位承包施工。1985年完成
投資924.67萬元,加上1984年完成的3.53萬元,僅占決算總投資3727.82萬元的24.9%。1986年,
工程進度加快,至11月,除售票處未定點緩建外全部完工,完成投資2619.02萬元,占決算總投資
的70.26%(餘款外轉售票處工程)。全部工程共完成飛行區土方53萬立方米,各種混凝土道面12萬
平方米,各種房屋11819平方米。機場占地214.54公頃。

主要工程項目有:
跑道:長1800米,寬45米,大部分厚0.28米(南端300米厚0.30米),兩側道肩各寬2.5米;為使
飛機在跑道頭迴轉掉頭方便,在兩端各60米長度內加寬道面9米;兩端還設有長50米,寬45米的防
吹坪,瀝青道面;混凝土抗壓強度300號,抗折強度45號;跑道表面平整度誤差在2毫米以內;道面
橫坡1.1%,最大縱坡0.2%,有效縱坡0.09%;可起降波音737及以下各型飛機。
安全道:跑道兩側安全道為土質道面,兩端各長150米,兩側各寬50米。迫降帶平行於跑道東
側,長2100米,寬125米,土質道面。
聯絡道(滑行道):主聯絡道位於距跑道主降方向(南端)1000米處,垂直聯通跑道和停機坪,長
265米,寬18米,厚0.3米,兩側設2.5米寬道肩。直升機聯絡道位於距跑道南端530米處,聯通直升
機坪和修理坪,長220米,寬12米,厚0.15米。
各種機坪:停機坪長153米,寬80米,厚0.3米,可供2架波音737及1架安-24型飛機同時自滑、
停放。直升機停機坪有3個,各長24米,寬24米,厚0.15米,可各停放直升機1架。修理坪長30米,
寬28米,厚0.15米,主要為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提供服務。機庫前另設一個機坪,長40米,寬28米,
厚0.15米,但無地錨。
航站樓:由候機樓和航管樓組成,建築面積4635平方米。造型獨特,遠看如一艘客輪,近看則
象一隻展翅欲飛的銀鷹。候機樓內設2個可容納300多名旅客的八角形候機室及貴賓室、餐廳、工作
室、倉庫。航管樓位於候機樓北側,由塔台樓和調度、通信、氣象用房組成,為機場航行指揮中心。
塔台樓5層,固定塔台建在頂層,為正六邊形,可觀察監視整個機場及跑道兩端的淨空區域。
夜航燈光:主跑道安裝I類進近燈光系統,均為高強度燈光。共有各類燈501個(套),其中白、
紅色進近燈259個,綠色入口燈40個,白、黃色跑道邊燈62個,白、紅色跑道中線燈59個,紅色跑
道端燈30個,藍色滑行道燈49個,白色T字燈2套。
機場工程的投資,1984年9月20日上報的計畫任務書中,僅估算為2000萬元。由於缺項多,估
算造價偏低,次年2月28日補報為2960萬元。1985年3月8日,中國民航局審定總投資2987萬元,原
則上不超過3000萬元,其中由中國民航局安排1800萬元,其餘由地方政府解決。北海市政府為早日
建成機場,向中國建設銀行北海市支行貸款1000萬元,分5年償還,年利率3.6%,開創了地方政府
向銀行貸款修建機場的先例。由於原材料提價、設計改動等原因,突破原投資計畫,1986年10月,
國家計委一次性增加廣西1986年基建預算內“撥改貸”300萬元,專用於機場工程。至1992年4月18
日機場工程決算,總投資3727.82萬元(含外轉售票處工程180.6萬元),其中中國民航局1800.75萬
元,國家專項撥改貸投資借款300萬元及其發生利息61.07萬元,北海市政府1083萬元,自治區政府
283萬元,民航廣州管理局200萬元。
1986年10月初,北海機場修建指揮部對已基本竣工的主體工程作了初步驗收。10月底,民航廣
州管理局組織驗收小組按照驗收細則驗收。11月10日,民航廣州管理局第六飛行大隊波音737型
2515號機試航。試航證明:通信聯絡暢通,導航指示穩定,機場目標明顯;在機場按儀表進近的程
序和數據試飛,全部準確可靠;機場淨空條件良好。試航成功後,成立了135人的機場驗收委員會
進行驗收,工程各項目被評為優良或合格。驗收委員會認定北海機場用19個月建成主要工程並交付
使用,達到通航條件,速度快,投資較省、質量較好。同年12月10日首航,北海機場投產。1988年
3月18日在北海市召開的機場工程驗收交接安排會議認定,經過一年多的運行,工程質量基本良好,
符合設計要求。

福成機場 福成機場

機場投產後,1988年至1993年,繼續投資改善設施及增建房屋。1992年下半年起,北海市全方
位開放,土地開發迅速發展,有關航空公司相繼開闢至北海航線,北海機場航班,從開航初期的每
周2-3班增至20-30班。為完善配套設施及提高跑道荷載等級,先後計畫由民航和地方分別投資1500
萬元(含機場工程決算結轉的售票處180.6萬元)和4.3億元,修建市內售票處大樓和擴建機場。其中:
售票處大樓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主樓高9層,底層作售票處,其餘供旅客住宿;裙樓為3層建築,

作旅客餐廳。1992年8月,市內售票處大樓動工興建。擴建工程,包括3000平方米的航管樓和27000
平方米的候機樓,新建1條跑道,按4D等級設計,長2800米,寬45米,並將原跑道加厚延長,改為
滑行道。至1994年12月,售票處大樓完工並籌備開業,擴建工程已開工。竣工投產後,售票處大樓
可提供購票、旅客住宿和用餐等綜合服務;候機樓旅客流量高峰小時可達1350人次;場道設施可滿
足MD-82和波音757等型飛機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