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陵

祖陵

祖陵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貞烈皇太后、齊天太后陵寢。於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村西北2公里山谷中。

簡介

祖陵位於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村西北 2公里山谷中,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貞烈皇太后、齊天太后陵寢。以其地有祖山,為契丹始祖興業之地,故名。

景觀

祖陵祖陵

祖陵三面環山,“鑿山為殿”,南側谷口有土牆阻隔,兩側有建築遺址多處,東側山頂有石雕大龜趺。附近發現契丹大字殘碑 1通,鐫刻工整,推測為遼太祖創業碑或紀功碑。陵墓在西北山坡上,石塊壘砌地宮牆身已暴露,前面有享殿遺址、石翁仲及經幢等。

祖陵分為內外兩個陵區。發掘的一號陪葬墓(PM1)位於外陵區西側的一道山脊上,與太祖陵僅一嶺之隔。此墓規模較大,墓道朝東南。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和兩個耳室組成,全長近50米。墓室內地面均鋪有方磚。

墓室設計

祖陵祖陵

一號陪葬墓主室,此墓屬於鑿山為墓,墓道平緩,兩側有包磚,並刷白灰面,長約17.3米,寬3.8米,最深約5.3米;墓道後部兩側各有一個仿木結構磚砌建築,上部有脊瓦、板瓦、筒瓦和滴水,下面還有仿木的檐椽,東端側面有獸面瓦當。牆壁刷有白灰面,僅東端側面有簡單的壁畫。前端設有一個木門。
墓門上部為券頂,原設有木門。迎風牆下面為磚砌,上面為石塊壘砌,均塗白灰面。前室平面為長方形,券頂。前甬道前部兩側各有一個壁龕。中室、後室和兩個耳室均為圓角弧方形,穹窿頂。後室東西長6.85、南北寬6.9米,殘高約5.5米。後室中後部築有磚築棺床,三面有壼門彩繪雕磚和雕磚支柱,西部接後壁。從出土的木雕龍頭等構件看,棺床上原有小帳一類的葬具。小帳外的棺床表面施有彩繪圖案。人骨僅殘存部分頭骨和下頜骨。因為後室坍塌,並被嚴重盜擾,故屍骨、隨葬品位置均不詳。
特別重要的是,通過對石龜趺山建築基址進行的全面清理,獲得了大量帶文字的碑片。從石料和字型看,這裡似乎不止一塊石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石龜趺上的字碑,前面為契丹大字,後面為漢文楷書,屬於雙語石碑。殘碑中提及“天贊五年”、“升天皇帝”,還有與劉守文會盟北淖口、征渤海國等內容。從字裡行間可以判定,此碑記錄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功績。因此,此基址應該就是文獻所載的“遼太祖紀功碑”之所在。

遼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祖陵遼寧省林西巴林左旗
遼太宗耶律德光懷陵遼寧省林西巴林左旗
遼義宗耶律倍顯陵[遼]遼寧省北鎮醫巫閭山
遼世宗耶律阮顯陵[遼]遼寧省北鎮醫巫閭山
遼穆宗耶律璟懷陵遼寧省林西巴林左旗
遼景宗耶律賢遼乾陵遼寧省北鎮醫巫閭山
遼聖宗耶律隆緒永慶陵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
遼興宗耶律宗真永興陵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
遼道宗耶律洪基永福陵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巴林左旗
遼順宗耶律浚玉峰山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遼寧省北鎮醫巫閭山
遼宣宗耶律淳永安陵北京市香山

明朝君主陵墓

君主陵墓地點
明德祖祖陵江蘇省盱眙
明懿祖祖陵江蘇省盱眙
明熙祖祖陵江蘇省盱眙
明仁祖皇陵安徽省鳳陽
明太祖孝陵[明]江蘇省南京市鐘山
明惠帝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
明成祖長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仁宗獻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宣宗景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英宗裕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景帝景泰陵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憲宗茂陵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孝宗泰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武宗康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睿宗顯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世宗永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穆宗昭陵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神宗定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光宗慶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熹宗德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明思宗思陵[明]北京市昌平天壽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