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縣八寶鎮

祁陽縣八寶鎮位於祁陽縣境中南腹地,距縣城43公里。與金洞林場毗鄰,距三南公路4公里,木子圩至金洞公路橫貫而過。

概述

位於祁陽縣境中南腹地,距縣城43公里。與金洞林場毗鄰,距三南公路4公里,木子圩至金洞公路橫貫而過。東與石鼓源、進寶塘鎮為界,南接金洞鎮,西與肖家村鎮毗鄰,北與白水鎮接壤。鎮政府駐八寶居委會,轄大眾、和平、金江、雙合、桅子、龍華、龍橋、月泉、幸福、山背、坪山下龍農科黃家渡黃河、龍潛、天星、大源、林場、隆興、高興、公坪、泥塘、財源、雙益、雙二、四木、高潮、蕉溪、栗山鋪、榮華、火田、星燎、磚塘、大坪、清塘、田嶺、古橋、新建、中心、同心、合力42個村和浦塘、八寶、中仁、黃市4個居委會,361個村(居)民組。
鎮沿用駐地八寶自然地名。相傳明朝年間,人們稱附近一帶為八寶院,故名。1950年解放初,境內屬第三區白水區,有火田、黃市、百里3個鄉。1952年屬第三區肖家村區,有火田、四木、黃市、大源、上百里、下百里、泥塘7個鄉。1961年人民公社屬肖家村區,有火田、百里、黃市、龍橋4個公社。1986年屬肖家村區,設百里鄉、八寶鎮。1997年1月設鎮。
全鎮總面積71.3平方公里,耕地1617公頃,9577戶,35369人。境內茂林修竹,河水潺潺,東西群山環抱,兩岸稻花飄香。既是產糧基地,又是柑桔之鄉。木材加工為全鎮支柱產業,鎮年國內生產總值18614萬元,年財政收入189.95萬元。
境內有鎮辦牛沖林場、預製件廠、竹木加工廠、凱麗斯體育用品廠、機壓磚廠等。以百里蔗糖、甘蔗酒聞名。有中學1所,中心國小4所,衛生院1個,醫療點56個,每天有近20台車輛往返廣東、長沙、祁陽等地。移動通信、交通運輸、有線電視、自來水十分方便。八寶鎮是金洞河漂流必經之地,是人們遊覽的好去處。

分類

黃市居委會】 Huángshìjūwěihuì
以黃家渡市場而得名黃市居委會。居委會駐上街組,轄上街、下街、中街、老街、河邊、烏坪6個居民組。總面積0.5平方公里,297戶,812人。
【中仁居委會】 Zhōngrénjūwěihuì
人民公社化時由原仁市、中和兩個高級社合併各取一字為名。居委會駐中仁路,轄5個居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頃,148戶,540人。八寶電信局、機壓磚廠等單位駐在。
【八寶居委會】 Bābǎojūwěihuì
境內原有八個土堆型小山取名八寶院,建鎮時改為八寶居委會。居委會駐八寶路,轄6個居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30.8公頃,205戶,672人。八寶中心國小、信用社、鎮政府機關等駐在。
【浦塘居委會】 Pǔtángjūwěihuì
人民公社化時由浦口、大塘兩個高級社合併為浦塘。居委會駐浦塘路,轄7個居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53.7公頃,228戶,759人。八寶營業所、八寶林業站等單位駐在。
【田嶺】 Tiánlǐng
由田中周家、嶺上周家合併,各取一字為名。村委會駐洋房子,轄6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41.9公頃,186戶,861人。
【古橋】 Gǔqiáo
因境內一溪水上有一古橋,故名。村委會駐黃家,轄楊家、周家、黃家、李家、鄧家5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29.8公頃,156戶,613人。
【新建】 Xīnjiàn
1961年因大隊部駐地處建較多新房得名新建。村委會駐李家,轄9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36.2公頃,186戶,641人。
【栗山鋪】 Lìshānpù
昔境內有栗山林,且林旁開設集市,由此得名。村委會駐橋邊,轄邊屋、楓樹、橋邊、栗山、新屋龍家、老屋龍家、劉家、水足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53.1公頃,225戶,772人。
【蕉溪】 Jiāoxī
該村院宅在山坡下,山上種有芭蕉樹,山下有溪水長流,故名。村委會駐村國小,轄上到、下到、雙合、開先、新塘、李家、花槽、臘樹、老屋、大橋、江家、三友12個村民組。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63公頃,225戶,839人。
【高潮】 Gāocháo
原名園口,1961年人民公社興起高潮時改名高潮。村委會駐鄧家,轄福建、新明、光明、新屋、新華、宋家、江家、早禾、鄧家、園口、賀家11個村民組。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61.5公頃,246戶,870人。
【四木】 Sìmù
因舊時境內有四棵古木位於一大塘邊而得名。村委會駐四木塘,轄榮早、玉星、賀家、知福、大壩、一隊、二隊、三隊、四隊、和平、民主、安全、保衛、建設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70.2公頃,333戶,1206人。
【農科】 Nóngkē
1973年從雙合村分出,劃為農科村,沿襲至今。村委會駐尹家,轄4個村民組。總面積0.3平方公里,耕地19.8公頃,111戶,374人。
【黃家渡】 Huángjiādù
地處金洞河渡口邊,且黃姓居多,故名。村委會駐黃家,轄劉家、橫街、下街、肖家、黃家、鄧家6個村民組。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41.8公頃,234戶,764人。
【黃河】 Huánghé
原名黃家祠堂,因靠近金洞河,1961年成立大隊時命名黃河。村委會駐黃家祠堂,轄八角田、黃家祠堂、老屋院子、江角塘、黃家、小黃家、大黃家、唐家洲8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41.2公頃,234戶,764人。
【龍潛】 Lóngqiǎn
相傳此地很久以前有一架排工人跌入金洞河底,發現有龍王在河底下棋,後上岸傳出有龍潛凼底,由此得名龍潛凼,後演化為龍潛。村委會駐廟家,轄水東、花屋、廟家、黃家、李家、朱家、河邊、龍潛、江邊9個村民組。總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58.8公頃,229戶,811人。
【隆興】 Lóngxīng
因境內曾建有隆興廟而得名。村委會駐胡家,轄星火、上開、胡家、隆興、上九等7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34.3公頃,174戶,629人。
【高興】 Gāoxìng
1961年人民公社化時取“高高興興奔社會主義”之意命名高興。村委會駐長二,轄長二、老屋、高興、新屋、夏家、張家、鄧家、陶家8個村民組。總面積2.6平方公里,耕地42.2公頃,243戶,920人。
【大源】 Dàyuán
因村境處於大山出口而得名大源口,後簡化為大源。村委會駐楓木,轄雙星、楊家、李三、岸四、晃田、富家、交家、周家、聯合、和平、李家、豐木、劉家、黃家、新屋15個村民組。總面積4.4平方公里,耕地70.2公頃,341戶,1210人。
【林場】 Línchǎng
1972年劃出作鎮林場,後演化為林場村。村委會駐周家,轄周家、陶家2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4.3公頃,25戶,95人。
【大眾】 Dàzhòng
原名呆子塘,人民公社化時大家覺得有損人民民眾形象,為體現人民當家作主取名大眾。村委會駐呆子塘,轄羅家橋、莊戶院、二沙洲、呆子塘、霸蛋山、楊柳亭等10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53.5公頃,246戶,879人。
【桅子】 Wéizǐ
以該地曾有人中過舉人,豎過桅碑桿而得名桅子范家,後簡化為桅子。村委會駐江邊,轄江邊、楊柳、杉園、四房、長嶺5個村民組。總面積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9.2公頃,120戶,440人。
【雙合】 Shuānghé
因村院位於大園口河與金洞河交匯處而得名雙合。村委會駐銀川,轄水關橋、王家、千工、桃園、肖家、老屋、銀州、奉家、李家9個村民組。總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44.6公頃,260戶,916人。
【龍華】 Lónghuá
因原有龍華寺建於境內,故名。村委會駐聶家,轄張家、新屋、老屋、尹家、龍華、聶家6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41.7公頃,179戶,589人。
【龍橋】 Lóngqiáo
相傳曾有道士去境內秀才源枸杞岩請水,發現一龍在岩內酣睡,怒斬龍尾,龍即布雲施雨,山洪暴發沖成溪河,河上修橋,得名龍橋,村以橋名。村委會駐唐家,轄申家、劉家、矮嶺、唐家、民生、新增、告塘、油塘、大王9個村民組。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67公頃,246戶,869人。
【月泉】 Yuèquán
因該村原建有月泉庵而得名。村委會駐富家,轄上何、下何、上曹、下曹、對門、陳家、富家7個村民組。總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62.7公頃,197戶,694人。
【山背】 Shānbèi
村位於龍華山背面,故名。村委會駐山背底,轄上屋、下屋、中屋、文勝、唐家、王家6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55.6公頃,174戶,624人。
【幸福】 Xìnfú
人民公社化時為幸福大隊,今沿用大隊名。村委會駐楊家洲,轄上宋、下宋、袁家、老二房、新二房、福大、新潭沖、易家坪、楊家9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53.4公頃,212戶,784人。
【下龍】 Xiàlóng
村位於龍華小河的下游,曾建有下龍橋,故名下龍。村委會駐王家,轄新龍家、老龍家、上王家、下王家、陳家、新屋陳家、王家7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50公頃,194戶,691人。
【和平】 Hépíng
原名李家渡,“文革”期間因村內李、謝二姓為和睦相處更名和平。村委會駐李家渡,轄下街、中街、上街、謝家、高屋、新屋6個村民組。總面積0.7平方公里,耕地29公頃,180戶,628人。
【金江】 Jīnjiāng
村以原金里洲、江邊坊兩自然村組成,人民公社化時取名金江。村委會駐牛足跡山,轄李頭院、大院子、李家、周家、上頭院、黃家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39.7公頃,225戶,825人。
【天星】 Tiānxīng
人民公社化時取共產主義是天堂、豐收衛星放光芒之意命名天星大隊,今沿用大隊名。村委會駐劉家,轄金家、黃家、鐵甲、文益、天益、紅娥、田中、劉家、奉家9個村民組。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56.4公頃,265戶,961人。
【公坪】 Gōngpíng
因境內有塊平坦地形似公雞而得名。後演化為公坪。村委會駐張家,轄天堂、羅家、張家、郭家、泉井、唐家、劉家7個村民組。總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45.7公頃,189戶,745人。
【財源】 Cáiyuán
昔日曾出過三個秀才,人稱秀才源,後演化為財源。村委會駐合力,轄新屋、同心、井邊、合力、勝利5個村民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39.2公頃,154戶,559人。
【泥塘】 Nítáng
因境內有一壟水田泥深似塘而得名。村委會駐劉家,轄李家、栗山、二院、大塘、眼四、二姓、劉家、三益、高塘9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63.1公頃,202戶,609人。
【雙益】 Shuāngyì
原名下魚塘,1961年從雙二村分出時取“生產獲利得益”之意得名雙益。村委會駐郭家,轄郭家、李家、黃家、對門4個村民組。總面積0.9平方公里,耕地26.6 公頃,104戶,392人。
【雙二】 Shuāngèr
原名牛塘周家,1961年從下魚塘村分出,一個村分為兩個村,下魚塘更名雙一村,此村得名雙二,沿用至今。村委會駐楊家,轄雙二、楊家、金星、金家、涼塘、新屋、中心、周家8個村民組。總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55.3公頃,184戶,682人。
【同心】 Tóngxīn
1961年建大隊時以同心同德之意取名同心。村委會駐樟木塘,轄梘邊、洲上、大院、橋邊、一大、泥巴、江家、滿房、新屋、老屋、南山、裡頭、河邊、泥巴等14個村民組。總面積0.9平方公里,耕地1.3公頃,354戶,1240人。
【合力】 Hélì
1961年取齊心合力之意得名合力。村委會駐岩頭灣,轄岩頭灣、鄭家、周家、鳥富周家、新屋、馬家、馬牧師院子等11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53.6公頃,325戶,1219人。
【星燎】 Xīngliáo
1961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取名星燎。村委會駐觀山,轄觀山、新屋、中心一組、中心二組、李家、文家、鄧家7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37.5公頃,167戶,580人。
【磚塘】 Zhuāntáng
昔此地農民曾以燒磚瓦為副業,平地取土後有一大坑下雨天積水成塘,故名磚塘。村委會駐下街,轄上街、橫街、中街、下街、灣里、瓦上、團結、友愛、上升、福星、躍進、黃家12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36.6公頃,253戶,846人。
【坪山】 Píngshān
因該村山林多,地勢平,後諧音演化為坪山。村委會駐坪山街,轄曾家沖、坪山街、龍家、唐家、劉家、塘山墟、周家7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57.4公頃,227戶,832人。
【大坪】 Dàpíng
1961年由大路背與野豬窩兩地合併組成時改名大坪。村委會駐李家,轄何家、李家、立新、周家、陳家、鄧家、大路7個村民組。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42.5公頃,159戶,594人。
【榮華】 Rónghuá
原名火田吊樓,1961年取名龍華大隊,後諧音更名榮華。村委會駐榮華,轄翻身、吊樓、茶華、雄家、龍凼、新屋、國華、劉家8個村民組。總面積1.3平方公里,耕地40公頃,163戶,596人。
【火田】 Huǒtián
因村地勢較高,歷年易乾旱,田裡禾苗像被火燒一樣枯萎,故名。村委會駐對江,轄湘花、張家、李家、大屋、上屋、敦厚、對江7個村民組。總面積2.7平方公里,耕地44.9公頃,238戶,904人。
【清塘】 Qīngtáng
村四面環山,山塘的水長年清澈見底,故名。村委會駐清塘沖,轄花屋、周家、張家3個村民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20.8公頃,89戶,325人。
【中心】 Zhōngxīn
1961年成立大隊時辦公地點設在中心院落,故名中心。村委會駐江家祠堂,轄高穴、五房裡、書房邊、斗上、江頁河堂、六房裡、七房裡、新屋院子、油穴橋、小菜園10個村民組。總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49.3公頃,310戶,989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