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獻論叢第30輯: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機制研究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理論分析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基本特徵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合作機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線裝書局;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裝: 28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12003675
條形碼: 9787512003675
尺寸: 20.8 x 14.2 x 1.2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李武,男,1970年生,江西吉安人,法學學士,工商管理碩士,管理學博士。現為南昌航空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博弈論、農村經濟。在《科技進步與對策》、《江西社會科學》、《求索》、《安徽農業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五篇。主持江西省教育規劃課題一項,南昌航空大學博士基金一項,參與縱、橫向課題多項。

內容簡介

《社科文獻論叢第30輯: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機制研究》的主要結論是:①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是以農民為參與主體,為發展農業生產、改善農村生活以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的農村非營利性組織。②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能夠提供“政府統不了、市場解決不了、單家獨戶辦不了”的社會化服務。③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合作機制可以表述為:農民基於對公共利益的需求,通過合作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農村準公共物品和服務。④組織合作機制的核心是如何促進農民合作的實現,傳統合作價值觀、權威的出現、政府的支持以及外部資源的輸入能夠促進農民合作的實現。
本研究的政策建議為:①尊重農民合作的多樣性和首創精神。②樹立科學發展觀,建立促進組織發展的長效機制。③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支持和參與組織的發展。④文化建設可以作為促進農民合作及組織建設的一個突破口。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1 選題依據
1.2 有關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理論與合作機制文獻綜述
1.2.1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理論的研究綜述
1.2.2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機制的研究綜述
1.2.3 現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1.2.4 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
1.4 研究思路、技術路線、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術路線
1.4.3 研究方法
1.5 創新和不足
1.5.1 可能取得的創新之處
1.5.2 不足之處
第二章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理論分析
2.1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概念的界定
2.1.1 邏輯學的定義結構
2.1.2 定義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
2.1.3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與村民委員會、農民
專業合作社的區別
2.2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基本特徵
2.2.1 基本特徵之一:非營利性組織的特徵
2.2.2 基本特徵之二:公共性
2.2.3 基本特徵之三:草根性
2.3 歷史與現狀
2.3.1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演進
2.3.2 組織演進的制度變遷理論分析
2.3.3 組織現狀
2.3.4 組織演進的啟示
2.4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類型
2.4.1 生成方式的分類標準
2.4.2 非營利組織的分類標準
2.5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功能與作用
2.5.1 農業生產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5.2 農村生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5.3 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6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為中間層的理論分析
……
第三章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合作機制
第五章 合作機制的深化博弈論分析
第六章 江西省農民用水協會的實證分析
第七章 結論和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