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動的結構

社會行動的結構

《社會行動的結構》旨在主要成為對於系統化的社會科學的、而非對於社會思想史的貢獻。它對於其他著作家的研究工作的批判性取向之所以有其合理性,就是因為這是澄清問題和概念、涵義和關聯的方便之門。這是一種充分利用我們的理論庫存的方法。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作 者: 帕森斯
I S B N: 7806575677

頁 數: 888
開 本: 大32開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12-1

內容簡介

《社會行動的結構》旨在主要成為對於系統化的社會科學的、而非對於社會思想史的貢獻。它對於其他著作家的研究工作的批判性取向之所以有其合理性,就是因為這是澄清問題和概念、涵義和關聯的方便之門。這是一種充分利用我們的理論庫存的方法。在當下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它使我們暫時停步,重新考慮那些對於在科學研究和其他領域中有助於我們的原則所做出的根本決策,也就是說,“知道你在做什麼是件好事”;再就是,在我們沉浸於日常工作的情形中,可能有些資源和潛能是往往被我們所忽視了的。從汲取庫存中得到的清晰明澈,為更大範圍內進一步的理論發展開啟了可能性,它給人的激勵是不會窮盡的。這對於我個人來說是如此,我們也可以合情合理地認定,對於其他人而言,也必定是如此。 《社會行動的結構》分析了一個殊途同歸的理論發展過程,這一過程構成了對於社會現象的科學分析中的一場重大革命。這一研究中所討論的三個主要人物絕不是孤立的,他們都為這個發展的“社會學”方面做出了貢獻。我們的視野中又多了十年,但這並沒有降低他們在這個運動的高峰上所處的相對位置。在達到一定高度的範圍內,不止有三個高峰,然而這三個高峰比之別人要高上許多。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平裝本序言
第一部分 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第一章 緒論
問題
理解和經驗事實
剩餘性範疇
理論、方法論和哲學
概念的類型
附註:關於“事實”的概念
第二章 行動理論
行動體系的單位
功利主義體系
實證主義的行動理論
經驗主義
行動理論中的個人主義
附註A:關於“規範”性概念
附註B:行動理論中諸體類型的圖式提要
附錄C:與行動理論有關的非主觀範疇的內容
附錄D:心理學與生物學的關係
第三章 個人主義的實證主義行動理論歷史發展中的若干階段
霍布斯與秩序問題
洛克與古典經濟學
馬爾薩斯與功利主義的不穩定性
馬克思與階級對抗
達爾文主義
導致激進實證主義的其他途徑
效用
進化
第二部分 源於實證主義傳統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的出現
第四章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需求和行動及經濟學的範圍問題
第五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一):方法論與主要分析框架
第六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二):結構分析的展開與驗證
第七章 威爾弗萊多·帕雷托(三):經驗概括與結論
第八章 埃米爾·涂爾幹(一):早期的經驗研究
第九章 埃米爾·涂爾幹(二):社會學實證主義的方法論
第十章 埃米爾·涂爾幹(三):社會控制理論的發展
第十一章 埃米爾·涂爾幹(四):最後階段:宗教與認識論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的總結:實證主義行動理論的崩潰
第三部分 從唯心主義傳統中產生的唯意志論行動理論
第十三章 唯心主義傳統
第十四章 馬克斯·韋伯(一):宗教和現代資本主義
第十五章 馬克斯·韋伯(二):宗教和現代資本主義(續)
第十六章 馬克斯·韋伯(三):方法論
第十七章 馬克斯·韋伯(四):系統理論
第四部分 結論
第十八章 經過經驗驗證的結論
第十九章 方法論試探
索引
編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