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媒體行銷

百科名片

社會媒體行銷:社會媒體是像FacebookYouTubeMySpaceTwitter的,以及各種部落格和論壇在網上傳播的網站。

基本信息

與傳統的搜尋引擎行銷,最佳化社會化媒體有兩個重點。它不僅推動旨在通過社會媒體網路本身流量的網站,它的目的還在於藉由爭取提高網站的排名提到所有網站上。這就是為什麼社會媒體的最佳化是
被認為一個聰明的方式來最佳化。

圖書信息

書名:社會媒體行銷寶典
作者:(美)LonSafkoDavidK.Brake
譯者:王正林王權王曉峰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開本:16開
頁碼:638
版次:1-1
所屬分類:計算機>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綜合

內容簡介

web2.0時代已經來臨,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在這塊神奇的“網路沃土”上,眾多的新鮮事物應運而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社會媒體”,部落格、社交網路、微博等逐漸成為主流的媒體平台。這些新興的社會媒體平台,為企業提供了具有巨大潛力的產品和服務行銷渠道,如何充分利用它們,如何進行有效的社會媒體行銷、網路行銷呢?本書將使你學會:
運用新型的溝通、協同、教育和娛樂媒體,提升公司和品牌的價值;
確定你應當針對客戶和員工使用的社會媒體策略;
評估和分類各種社會媒體工具及套用;
將多種社會媒體工具整合到商業戰略中來;
在你的公司內部進行社會媒體的swot分析,改善公司的內部運營;
執行巨觀和微觀的社會媒體戰略,使你的企業具有競爭優勢。
掌握了社會媒體行銷的上述精髓,將有助於你實現商業領域中三個最重要的目標:
(1)增加收益;
(2)提高盈利能力;
(3)確保在自己所處的行業中,擁有話語權、競爭力和活力。
本書適合對社會媒體行銷、網路行銷感興趣的各類讀者,尤其是市場行銷人員和企業決策者,同時也適合作為企業社會媒體行銷的培訓教材和普及手冊。

利用社會化媒體行銷

網路媒體都已經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社交屬性,哪怕只是一個分享按鈕,只要你能通過一次點擊將信息分享給社交網站的好友,我就認為這個網站是社會化媒體。於是所有的網路媒體幾乎都可以稱為社會化媒體。
1、社會化媒體行銷的基礎是關係鏈。
社會的構成元素是人和組織,而社會能夠稱之為社會的關鍵則是人及人、人與組織及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係鏈。那么在社會化屬性日益增強的網際網路中,關係鏈自然是社會化媒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化媒體行銷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用戶對於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關係鏈。我們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戶的社交關係鏈,才能發揮社會化媒體行銷的優勢。
2、社會化媒體行銷一定要增大行銷內容的傳播動力。
既然知道了關係鏈對於社會化媒體行銷成敗的關鍵作用,我們就要考慮如何利用關係鏈。我們可以考慮建立與目標客群之間的關係鏈,但是關係鏈的建立需要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顯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戶之間既有的關係鏈,在關係鏈的某一個點注入信息,通過關係網迅速傳播。然而就像電流需要電壓才能傳輸一樣,沒有傳播動力的內容即使投入關係網中,也激不起一絲漣漪。對於社會化媒體行銷來講,最困難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行銷內容的傳播動力。
3、主體行銷內容傳播的啟動方式多種多樣。
行銷內容有了傳播動力,你只需要依靠自己的優勢資源將內容的“石塊”投入用戶關係鏈組成的“池塘”中,漣漪便一圈連一圈甚至一圈疊一圈的迅速傳播出去。而行銷內容傳播的啟動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這要看自己的優勢和能夠利用的資源。可以是電視節目中的曝光,可以是網路媒體的報導,可以是微博大號的轉發,可以是大量投放的廣告,甚至是靠水軍衝上的熱門話題榜。只要能啟動內容傳播的程式,擊中關係鏈中的任意一個點,都可以作為傳播的開端,這個開端可以是單點,但最好是多點同步啟動傳播,這樣的疊加效應將很明顯。
有了具備傳播動力的內容,依託既有的社交關係鏈進行傳播,加上社交關係鏈附加的高信任度,內容傳遞帶來的行銷效果只能讓行銷人樂得合不攏嘴了。

內容拓展:

2014中國社會化媒體格局概覽

CIC自2008年起,發布第一版“中國社會化媒體格局概覽”,迄今已有6年歷史。每年CIC都會根據中國社會化媒體環境的最新進展對該圖進行更新,因此該圖已經成為業內最權威和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圖之一,幫助行銷者理解和掌握紛繁複雜多變的中國社會化媒體格局。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看到,不同社會化媒體平台所主張的行銷價值各有千秋,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為整個格局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2014版格局圖被劃分為上下兩大部分,分別是“社會化行銷核心平台”和“消費者細分興趣社區”,而從內圈到外圈分別是該類平台的國際對標、平台跨屏分布情況、平台類別以及行銷者在該類平台上建議採用的商業策略。
1.社會化行銷核心平台
社會化行銷核心平台,是指擁有大規模用戶並占據用戶大量時間的社會化媒體平台,可以被認為是大部分品牌的行銷投入重點。通過CIC過去十年中對於數字領域的長期觀察與研究諮詢實踐,結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所披露的權威數據,我們將即時通信(CNNIC報告將微信也列為即時通信類)、視頻音樂、部落格、微博、社交網路、論壇、移動社交、社會化生活、電子商務這9類平台列為社會化行銷核心平台。
我們相信,不同行銷價值主張的社會化行銷核心平台塑造了中國社會化行銷的核心價值鏈。我們不妨按照“建立知名度—>內容/互動—>服務/交易”這樣一個簡化的行銷價值鏈來對這些平台做初步的梳理。
l主要服務於“建立知名度”的平台包括即時通信和視頻音樂,這主要得益於這兩者龐大的客群群。截至2013年12月底*,即時通信和視頻的用戶規模分別達到5.3億和4.3億人,網民使用率分別占86.2%和69.3%。品牌通過這類平台作為媒介,能夠獲得經濟有效的到達和曝光。
l主要服務於“內容/互動”的平台包括部落格、微博、社交網路、論壇。當然,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同樣可以服務於“建立知名度”目的,但是其主要的行銷傳播方式還是藉助於社會化媒體平台產生的內容來引發的消費者與消費者或消費者與品牌/企業之間的互動,最終建立起品牌的冬粉社群。
l主要服務於“服務/交易”的平台包括移動社交、社會化生活和電子商務。例如微信的公眾賬號服務,其本質是一個虛擬的客服視窗,使行銷者直面其消費者,提供交易和服務;又如大眾點評網,很好地連結了本地商家和消費者,不僅讓本地商家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與評價,同時也為本地商家提供了各類促銷手段。
未來,我們相信越來越多的平台會逐漸延伸他們各自在這條價值鏈上所扮演的角色,例如視頻音樂,目前的行銷方式主要以穿插廣告為主,但它們同樣可以具備直接的交易和服務功能,比如VIP服務、視頻內容點擊而產生的電商服務等等。然而,目前來看,各類平台在整條價值鏈上還是扮演著自己所擅長的角色,而品牌可以基於以上所總結的不同平台的特性,構建起適合自身產品的社會化行銷價值鏈。
2.消費者細分興趣社區
消費者細分興趣社區,包括:旅遊社交、婚戀交友、商務社交、企業社交、輕部落格、圖片社交、短視頻社交、百科問答、社會化電商這9類平台。這些平台相當於一個個垂直的消費者興趣群組。品牌可以根據自身產品定位與目標市場的選擇,匹配合適的平台與用戶群,制定針對性的行銷策略和項目。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儘管該類垂直興趣社區可以非常自然地劃分出某幾類消費人群,為行銷者提供相對精準的行銷環境,然而部分平台及其相關的上下遊行業鏈尚未完全成熟,行銷者還需謹慎對待。
3.平台跨屏分布情況
移動化是全球趨勢,跨屏分布則是今年中國社會化媒體格局圖的一大特色,我們將各類社會化媒體平台劃分為:僅桌面端,桌面+移動端,僅移動端。雖然“桌面+移動端”依然是大部分社會化媒體平台選擇的主要訪問方式,但是一些新興流行的平台逐漸開始只提供移動端訪問。我們認為這種趨勢向行銷者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移動優先。
總結而言,2014年,中國社會化媒體發展格局會進一步呈現出移動、細分、服務、交易、數據整合等趨勢,這將為社會化媒體行銷和社會化商業帶來更多機遇。例如,陳坤的微信會員,本質是基於移動端的閉環社區,並輔以移動支付和CRM管理功能。這種創新可以為品牌的“移動優先”策略以及如何在社會化平台開展服務和交易帶來靈感。同時,對品牌來說,微博依然是一個可以獲得快速傳播和廣泛討論的重要行銷平台。眾多生動的案例告訴我們,成功的行銷,必定與時俱進,緊隨社會化媒體平台與行銷實踐的變革而不斷創新。

2014社會化媒體2014社會化媒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