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環境

社區環境

所謂社區環境是相對於作為社區主體的社區居民而言的,它是社區主體賴以生存及社區活動得以產生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人文條件和經濟條件的總和。它可理解為承載社區主體賴以生存及社會活動得以產生的各種條件的空間場所的總和,它屬於物質空間的範疇。

含義

從考察的角度和範圍不同,我們可以將社區環境分為廣義的社區環境和狹義的社區環境。

廣義的社區環境:也可以稱之為一般意義上的社區環境,即把社區作為主體,研究社區的外部環境狀況對社區的影響。

狹義的社區環境:也可以稱之為特殊意義上的社區環境,即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區的居民作為主體,研究社區範圍內一切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環境因素對社區的影響。

分類

根據社區環境考察的角度和範圍的不同,社區環境分為廣義的社區環境和狹義的社區環境。那么,在廣義的社區環境和狹義的社區環境下,社區環境還可以繼續進行相應的分類。

從廣義和狹義的社區環境來看,我們都可以把社區環境分為: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人文環境。

自然環境

從廣義的社區環境來看,構成社區自然環境的基本要素包括氣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動植物。

從狹義的社區環境來看,自然環境主要是指社區的區位、規劃的範圍、社區內的綠化、淨化和美化狀況。

經濟環境/社會環境

從廣義的社區環境來看,社區的經濟環境主要包括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經濟體制、技術經濟條件、制度和國民經濟結構等因素。

從狹義的社區環境來看,社會環境主要是指社區的生活環境、消費狀況和治安狀況。

文化環境/人文環境

從廣義的社區環境來看, 影響社區存在與發展的各種非經濟因素,構成了社區的文化環境。這些文化環境包括社會的性質與制度、行政體制的變動、傳統的道德觀念與風俗習慣。

從狹義的社區環境來看,人文環境主要是指社區的文化環境、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狀況。

構成要素

社區環境既包括基礎設施等“硬體”環境,也包含人際關係等“軟體”環境。根據一些學者對社區環境要素所作的各種解釋,我們可以把社區環境的要素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社區環境的空間要素

社區環境的空間要素主要表現在主客觀要素方面。

主觀要素指社區自身建設方面,如社區的整體建築風格,社區居民的休閒娛樂空間的大小,馬路的寬窄,衛星接收範圍,網路速度的快慢以及停車位的多少等。

客觀要素之社區所處的地理空間環境,如社區是否依山傍水,交通是否便利,子女求學是否容易等。

居住生活環境要素

居住生活環境要素主要從六個方面對城市生活空間有影響:

1.居住條件對城市生活空間和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

2.居住生活單元、居住小區和居住區環境對城市生活空間以及城市社區空間持續發展的影響;

3.公共綠地和轉用綠地對城市生活空間以及淨化空氣的影響;

4.娛樂設施和衛生保健對城市生活空間質量的影響;

5.社區氛圍對城市生活空間質量的影響;

6.居住生活環境要素協調持續發展對城市社區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社區自然生態環境要素

社區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生態環境,比如空氣品質、氣候條件、日照時間、綠地範圍以及飲用水質等,這些因素構成了社區環境的生態要素。

社會環境要素研究

基礎設施環境要素主要包括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道路、通信等硬體設施,不僅影響城市生活空間的規模,而且直接影響城市生活空間的質量。

社區人際環境要素

社區人際環境要素指社區人文環境要素和社區交際環境要素。

社區的人文環境要素表現為社區居民的整體文化層次和社區經常性的文化娛樂活動。

社區的交際環境要素除了相關的自然生態環境要素外,還包括出行設施、通信、網際網路、文化設施、集會場所、文化活動等。

社區環境的管理要素

社區環境的管理要素在主體上包括各類組織,這些組織有的屬於黨的組織,有的屬於政權組織,有的是民眾自治組織和宗教組織。在管理的客體上涉及諸如衛生、交通、電力、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管理等社區物業管理,也包括社區的管理機制、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等方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