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噪音

社交噪音

社交噪音,是信息噪音的一種,是社交網路存在的過剩信息。社交APP早期的設計規則帶來了性價比極高的社交紅利,這種紅利吸引了用戶的激增,但當早期規則不再適應龐大用戶的湧入、也無法滿足用戶新的期望時,就導致了最終的運營困境、信息過載、用戶逃離。

簡介

社交噪音社交噪音
資訊理論的創始人香農(C·E·Shannon)從工程技術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信息傳播中的“噪音”概念,即指由於術故障或技術不完善造成的干擾並使得發出信號與接受信號之間出現的信息失真。當前,以高速度、數位化、寬頻帶、多媒體化、智慧型化和網路化為特點的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已經可以將信息失真減小到最低程度。然而,新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另一種新的困擾:社交網路技術在建構出前所未有的個性化自由傳播空間的同時,也相應地製造了更為直接和嚴重的噪音干擾。

類別

虛假信息

電影《社交網路》電影《社交網路》
這類信息主要表現為謠言和商業詐欺信息。

謠言的製造者一般是單個手機用戶。這些人出於惡作劇的心態,或發布從其他非正常渠道得來的未經證實的信息,導致謠言信息的流傳和泛濫。從2003年廣東“番禺劇毒農藥沉船案”以及“非典”中的謠言危機,就可見網路謠言的危害性。商業詐欺信息的傳播途徑通常是非法集團→網站→運營商(移動通信企業簡訊息中心)→手機用戶。由於施行者、犯罪途徑以及受害者的隱密性,使得這種新型的利用網際網路和手機通訊網進行犯罪的行為還未引起人們足夠的警惕和關注。

不良信息

社交平台傳播的不良信息主要是指色情迷信、暴力和賭博等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和缺乏社會道德的人傳播這種不良信息,造成對人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思想的侵害。用手機傳播“黃段子”現象目前已受到傳播學界、法學界以及倫理學界的關注和討論。

危害公共安全信息

主要指利用手機簡訊傳播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我國在如何防治該類信息的傳送和蔓延方面,尚缺乏相關可操作性的措施。

惡意病毒信息

隨著手機網上衝浪、收發電子郵件等功能的增加,手機病毒開始接踵而至。手機被惡意病毒攻擊的案例常有報導。這些惡意病毒信息大多來自網際網路,尚無有效技術措施防治手機惡意病毒信息的攻擊。

社交媒體傳播的這些噪音是不為人們所需的。如今,網路運營商、網路內容服務商以及手機終端生產商之間形成的新的“產業鏈”,在豐富了手機簡訊內容的同時,也給“拇指文化”空間製造了更多的“相對噪音”源,令人不堪其煩。

來源

電影《社交網路》社交噪音
1、來自“有關的人”的,不感冒的信息。

舉例:能不能不要秀美食了!能不能不要曬小孩了!拜託就出個國發那么多照片幹嘛!怎么分享那么多心靈雞湯啊!

2、來自“感興趣領域”的,低質量的信息。

舉例:怎么講創業的都是大同小異、心靈雞湯

3、強姦眼球的行銷宣傳信息。

舉例:還以為加了個美女呢,原來是代購黨。拜託,能不能不要發你們組織的二維碼了,一天要發幾遍啊。寫PR也要有水平啊,你看你發的跟八股一樣。

4、糟糕的互動回饋。

舉例:奇怪,我發了那么有道理一段,怎么沒人回饋呢?那個女生就發了張自拍,多少人跪舔,那個大V就說了聲“餵”!……沒有回饋還算好的,更可怕的是隨時可能遭遇的網路暴力,在微博上被人肉,在人人網上被某圈圍攻。

成因

1、利益的驅動。所有的代購水軍段子手,背後都是赤裸裸的商業利益。

2、個體和群體的非理性。個體在網路上無視他人、肆無忌憚的行為;群體的暴力宣洩,尤其是微博的人肉、人人的撕逼、百度的爆吧。

3、信息本身的激增,這是人群迅速放大的必然結果,於是發現好信息的成本隨之激增。

4、藉助於KOL(即關鍵意見領袖),反過來卻被KOL綁架。

5、歸根結底是規則的漏洞。

新浪微博縱容殭屍粉的存在,擴大名人和草根的話語權不平衡;人人網對新增用戶不再身份審核,對撕逼無力管制。與之相對,脈脈在好友添加和影響力增長上都採用了非常收斂和嚴格的規則設計,用戶增速慢一些,但是信息流質量的下滑會慢很多。肉,在人人網上被某圈圍攻。筆者曾是人人網略有名氣的小V,直到14年被某圈某股實力撕逼圍攻,才終於淡出。

控制對策

手機開啟了個人化大眾傳播時代的大門。然而,自由與噪音從來都是如影隨行。當噪音尾隨自由而至的時候,不可能因噎廢食。

1、加大對手機傳播的相關理論研究

社會各界對網路“第四媒體”的研究還方興未艾,對手機的傳播特性和規律的關注還很不夠。我們必須加強研究手機的傳播機理,並對手機這種新型大眾傳播媒介的社會責任、道德倫理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理論並提出可行模式,指導傳播實踐。

2、完善手機通信法制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是目前國內可以用來控制手機簡訊內容的法規。但是,相對於當前手機簡訊傳播的自由現狀,這些法規操作性不強。比如說,在對色情、暴力等信息進行界定等方面都還有待完善。因此,法律界應該有針對性地研究當下的傳播現狀,加快立法步伐、加強執法力度。

3、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噪音問題

(1)、啟用信令監測系統對信息進行監控。

不論手機簡訊通過什麼方式傳送,都要經過移動通信運營商的簡訊網關才能到達對方手機上。因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可以設定安全警戒線,啟用信令監測系統,比如出現“六合彩”、“賭球”等字眼的就將其翻譯成文字,進行人工判別;如果測試出危及國家安全或有重大欺詐嫌疑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簡訊,監測人員就可以通過24小時熱線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並刪除簡訊。目前廣東省已經啟用了該系統。

(2)、開發手機“防火牆”軟體。

手機軟體開發商可以參照網際網路“防火牆”軟體技術,適應社會發展和移動通訊的安全需要,研製出手機“防火牆”安全智慧型軟體,以識別不良信息、惡意病毒信息,將之攔截並消除,從技術角度解決噪音問題。當前手機病毒的出現給相關技術軟體的研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3)、研製更為優質的搜尋引擎

手機上網的用戶受到資費、時間、地點以及技術的限制,不可能像有線上網的用戶那樣悠閒地瀏覽信息。因此,行動網路運營商以及內容提供商、手機終端生產商應該研製出更為先進高效的信息搜尋引擎,給手機用戶提供經過篩選、整合和最佳化之後的個性化服務,使用戶能隨時隨地掌握對他們來說最有價值的信息。

(4)、早日開發“個人智慧型代理器”。

現有的“移動夢網”服務使手機用戶根據自己需要點播、瀏覽、定製信息成為現實。就像當初計算機工程師們為了從巨大的比特堆中發掘所需信息而設計搜尋引擎一樣,未來的手機軟體將很可能在“移動夢網”技術之上研製出“個人智慧型代理器”。它能在經驗中總結個人愛好的變化,幫助用戶收集、分類、過濾信息,從而減小信息噪音的干擾,開創更加人性化的技術傳播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