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東南部。距新平縣城20公里。因山體形如磨盤而得名。磨盤山是距昆明最近的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其活立木蓄積量443059.2立方米,森林復蓋率達64.2%,加灌木計83.4%,面積共242平方公里。公園內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98科、137屬、324種。磨盤山隨海拔的增高,而呈現出植物垂直分布帶,有著較高的科研、教學和生態旅遊開發的價值。2017年5月,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升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東南部。距新平縣城20公里。過省道218線昆玉、玉元高速公路可直達,僅需3個小時路程。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因山體形如磨盤而得名,是1989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1993年5月完成了規劃設計,整個公園占地7232.1公頃,海拔1260米至2614.4米,內有百花常年開放,特別是品種多樣的杜鵑更是獨樹一幟,高山草甸,森林湖泊,雲海茫茫,珍異禽獸,構成了公園獨特的風景,是新平的精品風景區之一。

磨盤山1992年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美景級風景區。因山體形如磨盤而得名,海拔1260米至2614.4米,山巒疊峭,支崎秀奇,夏晴有玉帶宿雲,冬霽有雪屏掩映。地處雲南高原南部邊緣,哀牢山、元江河谷以東。磨盤山是距昆明最近的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其活立木蓄積量443059.2立方米,森林復蓋率達64.2%,加灌木計83.4%,面積共242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1989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1992年磨盤山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1993年5月完成了規劃設計。

景區資源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有高等植物98科、137屬、324種。磨盤山隨海拔的增高,而呈現出植物垂直分布帶,有著較高的科研、教學和生態旅遊開發的價值。 氣候垂直分帶,森林復蓋率達86%,是一片以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為主的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有高等植物樹蕨、梭羅樹、野茶樹、楠木等98科137屬324種。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特殊的地形地貌,構成了磨盤山集山、水、林、雲、泉、瀑、高山草甸為一體的生態自然景觀。

磨盤山上列十二峰,有泉十一溪,有詩讚雲“夏晴有玉帶宿雲,冬霽有雪屏掩映”。四時景觀秀美,春天,杜鵑、山茶、含笑、報春等山花相繼開放,爭奇鬥豔,構成了爛漫的“花海”奇觀。夏季,綠蔭湖水翠山倒影,碧波瀲灩,形成“人在畫中,山在水中,水環山行”的山水風光。秋日,紅、黃、綠葉點綴山野,層林盡染。冬春,滿山霧氣蒸騰,瑞氣彩雲,可以觀賞到變幻莫測,海市蜃景的霧海奇觀。磨盤山原始自然生態底蘊豐厚,被稱為“天然吧—回歸自然的樂園”,氧離子是城市的20—40倍,可調節大腦疲勞,修養身心,對心臟病、冠心病等有一定的理療效果。磨盤山既是科考、野營、科研教學的重要場所,又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主要景觀有森林湖、月亮湖、懸崖幽谷、觀景台、敵軍山、赫白租大王腳印、含笑王、石氈帽、杜鵑花海、山茶花林、岩羊擂鼓等50多個景點。

磨盤山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由山底溝谷的南亞熱帶氣候向山頂的北亞熱帶氣候過渡,山頂中段的高山草甸,則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雨量為1000—1100毫米。磨盤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衍生了繁多的野生動物,有各種鳥獸近百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峰猴、金錢豹、蟒、綠孔雀等。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豺狗、黑熊、麝香、斑羚、巨松鼠、白鷳、錦雞、野貓等等,這些動物經常出沒其間,使磨盤山充滿了山野之情趣。磨盤山的奇山異水,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同生共榮,渾為一體。構成了一個情趣各異,風韻動人的,集山、水、林、泉、雲、草甸、野生動植物為一體的生態自然景觀。

旅遊景點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景觀有森林湖、月亮湖、懸崖幽谷、觀景台、敵軍山、赫白租大王腳印、含笑王、石氈帽、杜鵑花海、山茶花林、岩羊擂鼓等50多個景點。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南亞熱帶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杜鵑花林、紅豆杉林帶、鍾情崖、森林湖、滇中草甸、回音地、赫白租大王腳印、敵軍山等自然景觀風景旅遊區。

文化習俗

賞花節期間,磨盤山還將舉行彝族傳統的民族打歌活動,彝家山寨未婚的姑娘、小伙子都換上盛裝,往花場匯集,四面八方的人們彈著三弦、四弦、吹著蘆笙、打著煙盒相會在磨盤山。
彝族民間歌曲有“書理”、“猜曲”、“盤曲”、“雜曲”。樂曲以器樂曲“三弦調”、“四弦調”、“蘆笙調”為主。彝族民間舞蹈多種多樣,其中煙盒舞流傳於魯魁山和磨盤山一帶,以月琴、三弦、牛角、二胡等樂器為伴奏。鼓舞俗稱“磨皮花鼓”,流傳於平甸鄉磨皮村一帶,屬祭祀性表演舞蹈,主要表現古代征戰的過程。

四時景觀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大自然景觀一個民族風情和二十餘個景點是對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最具體表敘。四時景觀可概括為春花秋葉夏水冬霧。

磨盤山觀賞植物十分豐富,怒江山茶、小花山茶、塌堤花姿色艷麗,“花中西施”杜鵑花爛漫多姿,附生蘭、陸生蘭、春綠蘭花型美麗,山梅花、野櫻花、棠梨花繁花似錦,含笑(皮帶香)、飛燕草、滇丁香、野茉莉、八仙花、報春花、金花玉葉、四喜牡丹等等奇花異草,有的紅霞似錦,有的潔白如玉,有的奼紫嫣紅。構成了磨盤山獨具特色的爛漫“花海”自然景觀。

松林草甸,山花草甸,碧玉草甸,翠蔭草甸點綴於景區入口至山頂,草甸間山花爛漫,湖光瀲灩,松林蔥鬱。晴日,藍天白雲,湖碧山翠,鳥蟲鳴唱婉轉。陰時,雲飄霧渺,猶如人在畫中行。形成具有西歐情韻,彝山風情的爛漫草甸景觀。

磨盤山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森林資源復蓋率達86%,有高等植物98科、137屬、324種。隨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呈現出垂直分布帶。在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樹劂,二級保護的有野茶樹、梭欏樹、紅椿樹等,三級保護的有南木、紅花木蓮等。構成立體型的原始森林景觀。秋日,紅、黃、綠葉點綴山野,層林盡染。

由於磨盤山海拔相對高差較大,氣侯呈立體性分布,人們不僅可以體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自然景觀,還可以觀賞到變化莫測、海市蜃景的雲海奇觀,令人驚嘆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美境。冬春季節,滿山霧氣蒸騰,瑞氣彩雲。一團團,一縷縷從山間變幻莫測的冒出來,搖曳著多姿的身影,時緩時快,向山腰匯集。群山峻岭時而瀰漫著清新神秘的白色氣息,難辨一步開外;時而,霧氣全部倏地散開,山山水水盡展眼底。觀林濤霧海間,有如身置浮雲上,頓時感覺平步青雲、飄然欲仙。形成神秘莫測的雲山霧還奇觀。

隨著峰迴路轉的游道,遊客可領略曠古悠悠、渺無人跡的原始風光,觀賞具有歐式風格的大草甸,奇花異草的芬芳飄漫山間,如夢如幻的林濤霧海,如歌如泣的岩羊擂鼓,處處透著磨盤山的雄姿和神秘。

景點特色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自古有“高不過魯奎,大不過磨盤”之說。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南亞熱帶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杜鵑花林、紅豆杉林帶、鍾情崖、森林湖、滇中草甸、回音地、赫白租大王腳印、敵軍山等自然景觀神奇迷離,彝族花宴、賞花節等民俗風情情趣盎然。是具有歐式風光、草原情韻、彝山風情的小區域型休閒度假風景旅遊區。

每到春來夏初,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此時各色杜鵑花爭奇鬥豔,在含笑花、報春花的點綴下,繁花似錦、花潮如海。花如海,歌也如海,賞花節是磨盤山彝族的傳統節日,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較強的娛樂性。

景點環境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因為人為活動少,地形和氣候對動物生活有利,所以鳥獸種類十分豐富,有近百種之多,有國家級保護動物綠孔雀、熊、錦雞、岩羊等,現在山間常有野兔、麂子、野豬等出沒。整個磨盤山森林公園集山、水、林、泉、霧、大草甸、野生動物於一體,呈現出一派清新、自然、真實的生態環境。此外,這裡還生活著彝族、花腰傣、哈尼族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多姿多彩。該景區以南亞熱帶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杜鵑花林、紅豆杉林帶、鍾情崖、森林湖、滇中草甸、回音地、赫白租大王腳印、敵軍山等自然景觀神奇迷離,彝族花宴、賞花節等民俗風情情趣盎然。是具有歐式風光、草原情韻、彝山風情的小區域型休閒度假風景旅遊區。

旅遊提示

門票

成人票:20元

兒童票:10元

其他優惠:節假日無優惠

開放時間:8:00至18:30

補充說明:冬季9點到17點

交通

公交:新平縣汽車站有旅遊專線客車可達

自駕:從起點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250米,右前方轉彎2.行駛2.7公里,到達終點磨盤山國

最佳旅遊時間:7、8、9月

地址:位於新平縣城東南部。

氣候條件:亞熱帶內陸高原型氣候,四季如春,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5.5℃-23.7℃。

旅遊禁忌:

1.進傣族寺廟的大殿或上傣家竹樓須脫鞋。

2.在傣家竹樓留宿,頭的方向不能對著主人家房門,而要把腳向著主人房門,也不能從婦女的腳上跨過去。

周邊景區:匯龍生態園映月潭文化中心匯龍生態園玉溪體育館玉溪溶洞玉溪白塔紅塔山玉溪白龍泉聶耳公園聶耳故居匯龍生態園

景區升級

2017年5月,根據《國家旅遊局關於下放4A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旅發〔2014〕77號)精神,雲南又新增姚安光祿古鎮、新平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彌勒可邑小鎮4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