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執法

碰瓷執法

碰瓷執法,源自網路上出現的一段"城管碰瓷執法"的視頻。一位城管在和小販僵持過程中,突然倒地,大叫"我不行了,快報警,報警!"這名城管是臨時工,已被辭退。該事件也在網路引發熱議。

由來

碰瓷執法碰瓷執法
兩名身著城管制服的男子欲制止小販占道經營,其中一人試圖搬走小販的電子秤,僵持中,城管忽然倒地,向同伴大呼“我不行了,快報警”,小販則喊道“沒人碰你,沒人碰你。”這段視頻2015年8月17日一經發布到網上,就引發熱議。倒地的城管被網民封為“影帝”,“碰瓷執法”也迅速引發激烈討論。

事件經過

據河北省饒陽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涉事城管人員系饒陽縣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2015年8月13日,他所屬中隊從早晨8時30分開始進行日常巡查,發現該路段有流動攤點占道經營行為。當時,巡查隊員對其進行勸離,引導其搬入指定市場經營。1個小時後,巡查隊員再次巡查至此,發現該攤販未搬離,隨即對其進行了再次說服教育;10時30分左右,巡查隊員第三次巡查到此,該攤販仍未搬離。

據饒陽縣委相關負責人說,在三次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因為巡查隊員無權採取強制措施,眼看馬上迎來人流高峰,涉事城管人員做出了不當行為,自行倒地,在攤主同意撤離後,他隨即起身。

饒陽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正值瓜果上市季節,瓜農菜農攤販較多,縣城管理任務重,城市管理壓力大。

處理結果

2015年8月17日,城管執法局對該涉事城管人員的不當執法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責令其停職學習。“在接下來的管理中,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對執法行為進行嚴格監管,確保文明執法,依法行政。”饒陽縣委相關負責人說。

事件原因

碰瓷執法碰瓷執法
城管“碰瓷執法”已非第一次引發公眾熱議,在沒有肢體接觸的情況下突然倒地並大呼“報警”,如此“滑稽”的畫面不免讓看客們忍俊不禁,然而笑過之後,卻是長久的沉思。事件由城管阻止占道經營而起,事發時城管見小販擺攤妨礙交通,多次勸阻無效後倒地假摔,目的就是把攤販趕走。此城管正是因為不想與被管理人員發生身體上的摩擦,才會出此下策。這種無奈的舉動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小商販在利益的驅動下是很難服從執法的,有時其囂張的氣焰並不比報導中那些暴力執法的城管們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座城市不能沒有管理,城市也不可能完全拒絕小商小販的存在。這時,只有城管出面解決。有人出面,那么小商小販的利益受到損害,必然引起反抗和爭議;沒人出面,占道經營,使得交通擁堵,會給城市形象帶來負面影響。那么,如何讓執法者能順利執法、如何讓小商小販有正常的收入來源是政府部門應該協調解決好的問題。

其實,在近幾年對城管負面新聞報導的背後,無不隱藏著城管的辛酸,小商小販在嚴寒酷暑擺攤經營的同時,城管們也都在盡職盡責的巡邏執法。執法過程中,暴力抗法事件時有發生,大都不能較圓滿解決;究其原因,城管執法面對的大多是弱勢群體,有些下崗失業人員有的家庭確實困難,自身又無任何技能,靠做小買賣維持行計,因城管執法人員斷其“活路”,故拚命阻攔。一些違章者已具備一定的反管理經驗,他們擅於發現、掌握和利用城管執法工作的規律,採取“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的迂迴戰術,執法人員往往勢單力薄,孤掌難鳴,有口難辯,這就是為什麼執法人員吃了不少辛苦,卻得不到理解也收不到什麼好的效果的原因所在。

各方觀點

網友

該段視頻發布後,有網友認為,城管為了達到目的,不依法辦事卻“全靠演技”,是執法的“無賴”;也有網友認為,城管是因為小販的頑固才出此“下下策”,是一種“無奈”之舉。

學者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薛國林認為,近些年來,頻頻曝出的城管暴力執法事件使得城管“黑面強硬”形象被廣泛傳播並在人們腦海中形成“刻板印象”,受到廣泛抨擊;如今,城管也不敢暴力執法,各種所謂的“柔性”執法層出不窮,涉事城管人員的這一做法可以說是城管與小販這一複雜而又棘手問題前的一個變種。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則認為,此次事件中,涉事城管和攤販全成了弱勢群體,這其中不僅有執法者的無知和無奈,也有小販的頑固。究其根源,不只是城管人員的執法素養缺失,也存在城管隊伍管理的問題。執法約束制度不健全,商販們違法成本低同時又缺乏有保障的銷售環境,才是問題的根源,這考驗著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智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