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岩群

碧口岩群Jx-Qb葉連俊、關士聰,1944年命名。 在本群桂花橋溝組獲鋯石U-Pb法1367Ma及Rb-Sr法(970±12.4)Ma。 豆壩群、東房溝組等。

中文名稱

碧口岩群

時代

Jx-Qb

命名

葉連俊、關士聰,1944年命名。

特徵

原稱“碧口系”指關家溝組之下由黑色、灰黑色的變質泥矽質岩、變質碎屑岩夾碳酸岩、灰綠色變質火山碎屑岩、變質中基性火山岩,具明顯濁積粒序層理的地層。含微古植物等化石。自下而上四川包陰平組大沙壩組、桂花溝橋組;甘肅包括秧田壩(岩)組、陽壩(岩)組。厚度1071-21328米以上。在本群桂花橋溝組獲鋯石U-Pb法1367Ma及Rb-Sr法(970±12.4)Ma。

同物異名

豆壩群、東房溝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