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油咀嚼片 (IODINATED OIL CHEWABLE TABLETS )

口服碘化油後碘主要貯留在甲狀腺和脂肪組織內,隨著脂肪分解過程緩慢釋碘,其他臟器含量極少。 吸收入血液內的碘化油在脂解過程中釋放出碘,血漿內每小時脫碘約12%。 【用藥過量】

【適用症】
補碘藥,用於預防地方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病。
【注意事項】
1.少數病人對碘發生過敏反應,應先做口服碘過敏試驗
2.對診斷的干擾。碘化油咀嚼片含碘,攝入體內可干擾甲狀腺功能測定,對疑有甲狀腺病變需作甲狀腺功能測定者宜在套用碘化油咀嚼片前進行,但其他如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樹脂攝取試驗等則不受影響。
3.下列情況慎用碘化油咀嚼片:⑴活動性肺結核;⑵甲狀腺功能亢進;⑶有對其他藥物、食物過敏史或過敏性疾病者。
4.碘化油咀嚼片不宜久露於光線和空氣中,析出遊離碘後色澤變棕或棕褐色者不可再使用。
【用法與用量】
應根據缺碘情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咀嚼口服 16~45歲成人及哺乳期婦女、孕婦,一次四片;小兒6~15歲一次兩片;5歲以下一次一片g。每半年一次。
【禁忌症】
1.對碘過敏者禁用。
2.甲狀腺腫瘤患者、有嚴重心、肝、肺疾患;急性支氣管炎症和發熱患者、體質極度衰弱者禁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用藥注意事項】
I-可通過胎盤和乳汁排出,可引起新生兒甲狀腺腫,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但在婦女懷孕前即給予,可保證母體在整個妊娠期間乃至哺乳期間都有足夠的碘補充,從而有效地預防克汀病。
【不良反應】
1.偶見碘過敏反應,在給藥方後即刻或數小時發生,主要表現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呼吸道黏膜刺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2.碘劑可促使結核病灶惡化。
【藥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確。
【藥理】
碘化油咀嚼片屬補碘藥。
藥理作用碘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治療量和預防量碘劑可彌補食物中碘的不足,使甲狀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保持或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並可使腫大的腺體隨之縮小,因此可用於治療碘缺乏病。
【藥物代謝動力學】
口服後和植物油同樣在腸道鹼性消化液作用下吸收入血液內,但部分碘化油可在腸道內脫碘,並呈無機碘狀態吸收。肌內注射後較長期貯留在局部組織內,持續而均衡地釋放碘進入血液,注射含碘30%的碘化油咀嚼片2ml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6μg/ml~8μg/ml)達2年以上。注入支氣管和子宮輸卵管內幾乎不被吸收,絕大部分直接由注入部位排出體外。少量碘化油殘留在肺泡內可長達數月到數年之久,引起組織異物反應,形成肉芽腫,部分被吞噬細胞吞噬,但相當緩慢。進入腹腔內的少量碘化油主要被吞噬細胞緩慢吞噬,一般需數月到數年。
口服碘化油後碘主要貯留在甲狀腺和脂肪組織內,隨著脂肪分解過程緩慢釋碘,其他臟器含量極少。肌內注射後碘化油主要貯留原處,緩慢釋碘進入血液後主要分布在甲狀腺和脂肪組織內,並在脂肪組織內形成“第二碘庫”。吸收入血液內的碘化油在脂解過程中釋放出碘,血漿內每小時脫碘約12%。
口服後最初幾天從尿和糞便中排泄較快,48小時內以無機碘形式從尿中排出約48%,一周后趨於相對穩定,在人體內半衰期約為1.6個月。肌內注射後排泄緩慢,最初3天僅排出給藥劑量的0.41%± 0.22%,一周左右達排泄高峰,然後迅速減慢,至7~10周趨於穩定,在人體內半衰期約為5.7個月。注入支氣管內的碘化油在3~4小時內60%~80%從氣管咳出,在1~2日內基本排完。注入子宮輸卵管內的碘化油大部分從陰道排出,小部分經輸卵管進入腹腔緩慢吸收。
【用藥過量】
大量吞入碘化油可引起碘中毒。中毒症狀有:厭食、噁心嘔吐、口內銅腥味、眼炎、鼻竇炎、唾液腺腫脹、流涎、喉部燒灼感、氣急、胸悶、咳嗽、藥物熱、皮疹和皮炎等。
【拼音名】: DIANHUAYOU JUJUEPIAN
【性狀】: 碘化油咀嚼片為糖衣片,除去包衣後,為具有白色空白核心的淺棕色含藥片芯。
【包裝規格】: 棕色聚酯瓶裝。
【貯藏】: 遮光,在陰涼處密閉保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