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里莊

村莊由來建村年代不詳。相傳為漢庸生著書洗硯處,古有祠而今廢。《增修膠志?古蹟》載:“濯硯泉,在治西北七里,硯里莊南。舊志云:‘泉有兩眼湧出,明萬曆間始鑿為池。’傳說此泉牛馬不敢飲,謂庸生靈異雲。泉東有路,名庸生古道”。村以庸生濯硯古蹟命名。村莊由來建村年代不詳。相傳為漢庸生著書洗硯處,古有祠而今廢。《增修膠志?古蹟》載:“濯硯泉,在治西北七里,硯里莊南。舊志云:‘泉有兩眼湧出,明萬曆間始鑿為池。’傳說此泉牛馬不敢飲,謂庸生靈異雲。泉東有路,名庸生古道”。村以庸生濯硯古蹟命名。

村莊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為漢庸生著書洗硯處,古有祠而今廢。《增修膠志?古蹟》載:“濯硯泉,在治西北七里,硯里莊南。舊志云:‘泉有兩眼湧出,明萬曆間始鑿為池。’傳說此泉牛馬不敢飲,謂庸生靈異雲。泉東有路,名庸生古道”。村以庸生濯硯古蹟命名。
政區人口 硯里莊位於膠州市區西北,距老城區中心3.5公里,南北分別與中雲辦事處響嘡、中雲村和北關辦事處前王村接壤,西南、西、西北分別與北關辦事處楊家林、南庸村、中庸村東庸村為鄰。東南與中雲辦事處二里河、站西接壤。東、東北與北關辦事處沈家河、西谷村為鄰。2004年,全村面積3314.1畝,其中耕地2565.7畝。全村共有570戶,1716人。
經濟狀況 解放前,硯里莊村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解放後,硯里莊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240噸,單產800多公斤。全村擁有拖拉機32台,農用車30輛,貨車32輛,大型挖掘機3部,農業機械總動力5300千瓦,農業總產值900萬元。隨著城市化的加快,村民從事二、三產業的人數猛增。現村屬企業已發展到38家,其中工業企業18家,商業20家,工業總產值1329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4190萬元,人均純收入5959元。在膠州市823個村(居)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列第57位,居北關辦事處第9位。2005年,鐵道部青島鐵路貨櫃中心站大項目落戶此村,該中心站占地1400畝,建成後年上交稅金可達億元以上,另有其他配套工程。
村莊建設 舊村改造工程,計畫新建二十四幢居民樓,建築面積七萬餘平方米。
社會事業 1997年,由北關辦事處協調,與南庸村、楊家林三個村合辦三聯育才國小。三聯國小現在是膠州市規範化學校。全村75%的村民參加了養老保險,95%以上的村民參加了新合作醫療。有私人轎車30輛。曾獲青島市文明村莊標兵單位、膠州市雙百文明村、金星杯村、百花村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