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譯文】
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梨花落後剛好是清明時節
池畔上點點青苔碧綠鮮翠,林叢葉下黃鸝的啾囀也顯得十分清脆悅耳。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
正驚疑著昨晚的春宵美夢,原來是今早和同伴們玩鬥草之遊戲而得勝,不由得臉上生出笑容。
【作者】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是宋代著名的詞人景德中賜同進士出身。慶曆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謚元獻。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已的影響。晏詞造語工七巧濃麗,音韻和諧,風流蘊藉,溫潤秀潔.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

婉約派詞人

.景德中賜同進士出身。慶曆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謚元獻。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已的影響。晏詞造語工七巧濃麗,音韻和諧,風流蘊藉,溫潤秀潔.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

注釋

①破陣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②新社:春社,在立春後,清明前。
③巧笑:美好的笑
4.鬥草:古代民間遊戲。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斗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用草作比賽對象,或對花草名,如用“狗耳草”對“雞冠花”;或鬥草的品種多寡,多則勝,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賞析

在《珠玉詞》中,這是一首清新活潑的作品,具有淳樸的鄉間泥土氣息。上闋寫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眾多意象秀美明麗,足見春色之嬌人。下闋寫人物。“巧笑”已聞其聲,見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觀其形。“疑怪”兩句通過觀察者心理活動,用虛筆再現“女伴”的生活細節,將村姑的天真可愛一筆點到,與上闋生氣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諧的畫面美與情韻美。“笑從雙臉生”一句特寫,收束全篇。
此詞通過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二十四節氣,春分連線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戀的時節。春已中分,新燕將至,此時恰值社日也將到來,古人稱燕子為社燕,以為它常是春社來,秋社去。詞人所說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時每年有春秋兩個社日,而尤重春社,鄰里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極一時一地之盛。閨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謂“問知社日停針線”,連女紅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喚妹,門外遊玩。詞篇開頭一句,其精神全在於此。
按民族“花歷”,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風,自小寒至穀雨,每五日為一花信,每節應三信有三芳開放;按春分節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蘭花。梨花落後,清明在望。詞人寫時序風物,一絲不苟。當此季節,氣息芳潤,池畔苔生鮮翠,林叢鸝囀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應在何處?那就是桐花、麥花與柳花。所以詞人接著寫的就是“日長飛絮輕”。古有詩云:“落盡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可以合看。文學評論家於此必曰:寫景;狀物!而不知時序推遷,觸人思緒也。
當此良辰佳節之際,則有二少女,出現於詞人筆下:在採桑的路上,她們正好遇著;一見面,西鄰女就問東鄰女:“你怎么今天這么高興?夜裡做了什麼好夢了吧!快說來聽聽!”東鄰笑道:“莫胡說!人家剛才和她們鬥草來著,得了彩頭呢!”“笑從雙臉生”五字,再難另找一句更好的寫少女笑吟吟的句子來替換。何謂雙臉?蓋臉本從眼際得義,而非後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詞,美在情景,其用筆明麗清婉,秀潤無倫,而別無奇特可尋之跡;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盡出,天時人事,物態心情,全歸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