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燎火

破壁燎火:推倒牆壁,點燃燈火。形容作,形容作風正派,不好女色。

基本信息

拼音

pò bì liáo huǒ

解釋

推倒牆壁,點燃燈火。形容作,形容作風正派,不好女色。

出處

清·張英《淵鑒類函·牆壁三》:“魯男子夜大雨,有鄰之嫠婦因風雨壞屋投棲睛。男子乃破壁,燎火以達旦。”

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名叫魯男子的人,他既無伯叔兄弟,又無妻妾子女,因而獨居一室。他的鄰居是個寡婦,也是堵居一室。夜裡突然襲來了一場暴風雨,寡婦的兩間茅屋被風雨掀翻,跑去敲魯男子的門,風雨中他隔窗告訴魯男子自己的茅屋倒塌,無法安歇,乞求他看在老街舊鄰的份上,開門借宿一夜,以避風雨。魯男子也隔著窗勸她快些離去,以免招惹是非。寡婦說:“君室中無他人,借宿一夜,誰人能知?”魯男子說:“正因無人作證,才不敢開門。否則,傳揚出去,豈不是跳進黃河也難洗清嗎?喪身事小,失節事大,與其事後後悔,不如現在請你快快離去,不要在檐下受那風雨之苦。”寡婦苦苦哀求,魯男子始終不肯開門。後稱不好女色的君子為“魯男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