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鄉

石西鄉位於山西省西部柳林縣城西60里處,兩條河環繞,是黃河和清河,經濟以紅棗和農業為主,農曆每逢一和五有集,非常熱鬧,特別是臘月里,更非同般。

基本信息

石西鄉位於縣城西60里處,兩條河環繞,是黃河和清河,經濟以紅棗和農業為主,農曆每逢一和五有集,非常熱鬧,特別是臘月里,更非同般。

簡介

柳林縣轄鄉。1958年建石西公社,1984年改鄉。距縣城30公里。面積58.5平方公里,人口1萬。八石公路過境。轄石西、胡家塔、上莊、郭家塔、麥地塔、菲家坡、賀水、東河底、好學、琵琶、仿劉家垣、前墕、園則畔、馬家坪、前東山、榆家塌、呼家垣、趙虎山、後河底、前大嶺等21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盛產紅棗,兼養牛、羊。

馬啟旺

面對變化無常的市場,1999年,石西鄉黨委、鄉政府通過考察借鑑外地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種植模式,結合本地實際,決定在賀水村組建一個集示範、觀察、培訓、推廣四位一體的80畝棗樹科普示範園,交由馬啟旺負責。

當年,馬啟旺就成功為示範園裡的棗樹進行了嫁接試驗,實現了當年嫁接當年掛果的目標。在2000年呂梁地區首屆紅棗展覽會上,示範園的30多個紅棗品種,以個大、味甜、形態佳贏得參會者的一致好評。2001年,在山西省著名紅棗專家李連昌教授的指導下,馬啟旺用“腹接法”引種嫁接了30畝棗樹新品種“金昌1號”。2003年雨季到來之前,他加強夏剪和土、肥、水管理;雨季,他增加了噴藥次數,並抓緊在無雨的時候及時搶收,這樣一來,他園內的“金昌1號”在連續20天的雨水澆淋下,沒有出現裂果,而本地的木棗已經裂了80%。

組建專業嫁接隊伍

2003年,示範園裡的“金昌1號”獲得了畝產1250公斤的喜人收成,鮮棗的價格高出木棗10倍。2004年,柳林縣利用馬啟旺示範園內的接穗,在全縣推廣“金昌1號”3000多畝。

當地棗農也紛紛向馬啟旺請教種植“金昌1號”成功的秘訣,有的直接把他請到自家棗園裡進行指導。賀水村種植的棗樹以小木棗為主,2004年,這種小木棗每公斤售價為2元,但經嫁接馬啟旺推廣的品種後,每公斤賣到了4元。

為了讓更多的棗農依靠農業科技種棗,獲取更高的收益,馬啟旺通過組織培訓,組建了一支由100多人組成的技術過硬的專業嫁接隊伍。目前,這支隊伍已為該縣嫁接棗樹面積達4萬多畝,還為呂梁地區石樓縣離石市和陝西省綏德吳堡等縣的棗樹進行了成功嫁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