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瓮鄉

石瓮鄉位於柞水縣境西南;古時境內有一石瓮,《鎮安縣誌》有“石瓮傳聲”之載。1958年取名石坪公社,1984年改為石瓮鄉。東鄰本區杜家村鄉,南鄰鎮安回龍鄉,西北鄰本區下樑鄉。

位置境域

位於柞水縣境 西南。古時境內有一石瓮,《鎮安縣誌 》有“石瓮傳聲”之載。1958年取名石坪公社,1984年改為石瓮鄉。東鄰本區杜家村鄉,南鄰鎮安回龍鄉,西北鄰本區下樑鄉。

行政區劃

轄馬蹄灣、石瓮子、東乾溝、西乾溝4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中共柞水縣石瓮鄉黨委和鄉政府駐石瓮子,距柞水縣城20公里。面積52.5平方公里,787戶,3225人。

經濟

石瓮鄉以農業為主,有耕地2669畝。林山1.89萬畝。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雜糧。
石瓮鄉有衛生所、供銷社各1個;有中心國小1所,國小13所。西安至鎮安的幹線公路由境內通過。縣水泥廠在石瓮子。

自然資源

馬蹄灣有鏡鐵礦,西乾溝、銀洞溝西坡、龍洞溝、北坡、陳家溝有銅礦,馬鞍溝、東乾溝有重晶石。

地形地貌

石瓮鄉周圍的地貌為岩溶地貌,亦稱喀斯特地貌。全鄉有大小溶洞100多個,主要有佛爺、百神、天洞、風洞和金鈴、玉霞、探奇、雲霧等洞。洞內鍾乳、石筍千姿百態,各具風采。1985年已正式開放佛爺洞和天洞,省內外遊人絡繹不絕。

境內還有天書山、對峰台、馬鞍嶺等名勝。西乾溝還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和極為稀少的蛇行樹。東乾溝有兩棵冠幅直徑在30米以上,高40多米、直徑1.5米的銀杏樹。
雲台山在東乾溝,上有祖師廟一座。清代民間名醫羅時義,醫術高明,為民治病不辭勞苦,手到病除。河南、山西、甘肅均有人慕名前來求醫。他一生醫好的病人累千計萬。死後,當地民眾把他葬於雲台山,並建祖師廟以資紀念。

歷史沿革

石瓮鄉在民國以前歸鎮安管轄,1950年劃歸柞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