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產品精製

石油產品精製

石油產品精製指由石油煉製過程中生產的石油半成品(各種餾分油)中除去雜質和不理想組分,製成各種石油產品的基礎油(即組分油)的過程。

石油產品精製

正文

指由石油煉製過程中生產的石油半成品(各種餾分油)中除去雜質和不理想組分,製成各種石油產品的基礎油(即組分油)的過程。雜質通常指含硫、氮、氧的非烴類合化物及膠質、瀝青質等;不理想組分為石油蠟、多環烴類等,對於各種石油產品來說,所採用的精製方法可能是一種,也可能是多種精製方法的組合(見表)。也有些生產過程所得的餾分油,基本不含雜質,可直接加入石油產品添加劑,調製成符合規格的產品。此外,也有時把廢潤滑油再生歸屬於精製過程。

石油產品精製石油產品精製
精製方法的選擇,通常與原油性質、油品種類、產品規格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同有關,但主要決定於煉製過程及其所產生餾分油的性質。
輕質油精製 將各種煉製過程生產的輕質餾分油(見輕質油),精製為相應的輕質油產品(如液化石油氣、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等)的過程是不相同的。一般說來,原油蒸餾的直餾汽油、輕柴油和液化石油氣通過鹼洗即可得到合格的組分油。例如,用氫氧化鈉水溶液對輕質油進行鹼洗除去其中的硫化氫、烷基酚、環烷酸和部分硫醇等。若餾分油中含硫醇量較高,則採用脫臭方法,即採用酞菁鈷類催化劑脫除具有臭味的硫醇,又稱催化氧化脫硫醇。催化裂化汽油質量較好,但通常硫醇含量較多,宜採用脫臭方法處理。加氫精制會減少油品中的烯烴量,使辛烷值降低,故一般不宜採用。石油焦化熱裂化生產的汽油、柴油含雜質量多,難於處理,宜採用加氫精制。催化重整加氫裂化過程生產的輕質產品基本不含雜質,不需精製即可直接作為調合組分。此外,直餾航空煤油必要時可通過分子篩脫蠟以降低油品的冰點。直餾柴油可通過尿素脫蠟或催化脫蠟方法降低柴油的傾點。
潤滑油精製 由常減壓蒸餾裝置生產的潤滑油料,通常含有較多的非理想組分,必須進行精製才能得到各種合格的潤滑油產品。最早是採用酸鹼洗滌方法。該法工藝陳舊,弊端甚多,僅在某些輕質潤滑油和專用油品的生產中少量採用。目前,廣泛套用的是用溶劑精製方法脫除油料中的芳烴、多環短側鏈的環烷烴以及硫、氮、氧化合物和少量膠質,從而改善油料的粘溫性能、抗氧化安定性和顏色等。用溶劑脫蠟的方法降低潤滑油的傾點並副產粗石油蠟,再用白土精製或加氫精制方法脫除油品所含的微量殘餘物(如溶劑、烯烴、有機酸、膠質等),進一步改善油品質量。對於殘渣潤滑油料,還需首先進行溶劑脫瀝青,然後再進行溶劑精製、溶劑脫蠟和白土精製。
石油蠟精製 由溶劑脫蠟和其他過程生產的石蠟原料,一般含油較多並有稠環芳烴,烯烴,硫、氮、氧化合物等雜質,必須進行精製,才能得到合格產品。早期,採用發汗、酸鹼精製、白土精製工藝。目前,大部分已被溶劑蠟脫油和石蠟加氫精制所取代。用酮-苯(由酮類和苯類組成的溶劑)進行蠟脫油套用最廣泛,常與酮-苯脫蠟組成聯合裝置。石蠟原料經脫油和加氫後可得到含油小於0.5%的精蠟。
燃料油精製 含硫原油經蒸餾得到的常壓渣油通常含硫較高,如作為燃料油使用會污染環境,可通過渣油加氫脫硫工藝生產低硫燃料油。此法系高壓加氫過程,投資及生產成本很高,使套用受到一定限制。(見彩圖)

石油產品精製石油產品精製
參考書目
 華東石油學院煉油工程教研室編:《石油煉製工程》,第二版,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198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