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花葉病

矮花葉病

在整個玉米生育時期都可感染髮病。 玉米生長中後期發病的植株,一般只在感病部位以上的葉片出現症狀。 夏玉米感病早,受害重。

矮花葉病分布廣,以華北地區發生較重。除玉米外,也侵染高梁穀子

矮花葉病矮花葉病

禾本科雜草。

症狀

在整個玉米生育時期都可感染髮病。夏玉米在大發生年,苗期l一2葉片時即可感染,出現症狀,一般在3-5片葉時發病最甚。開始在心葉基部出現褪綠條點狀花葉,以後擴展到全葉,葉色濃淡不均,葉脈保持綠色,葉肉失綠變黃,形成黃綠色相間的條紋,因此俗名也叫花葉條紋病。有些品種,在生長中後期,自端部開始向內發展,成為紫紅色花葉或條紋症狀,最後乾枯。苗期發病重的植株生長緩慢黃弱、矮小,不能抽雄結穗,提前枯死。苗期感病輕的,加強管理,可使病苗逐漸恢復健壯。玉米生長中後期發病的植株,一般只在感病部位以上的葉片出現症狀。雌穗苞葉端部小葉一般表現出失綠的花葉症狀。

發病規律

此病是病毒侵染所致。病毒可由汁液及蚜蟲傳播。傳毒蚜蟲包括玉米蚜、二叉蚜、縊管蚜、棉蚜、黍蚜等。發病輕重與品種、播期、栽培管理、帶毒蚜蟲數量和氣象條件有關。帶毒蚜蟲數量大、玉米生長瘦弱、氣候乾旱、管理粗放地塊發病重。夏玉米感病早,受害重。

防治方法

(1)汰除感病品種,種植耐病抗病良種。
(2)調整播期,使幼苗期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拔除病苗,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
(3)有條件地區進行玉米移栽,可減輕病害。
(4)及時治蟲,防治方法見本書玉米害虫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