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點邊土蝽

短點邊土蝽,學名 Legnotus breviguttulus Hsiao,屬土蝽科。 寄主於小麥、蔬菜、苜蓿、紅豆草等植物的嫩根。多發生於苜蓿和蔬菜田土中,主要危害嫩根,刺吸汁液,致使根部吸收養料的能力受到損害,葉片變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短點邊土蝽
成蟲,體長約5毫米,前胸背板寬2.5毫米,腹部寬2.9毫米左右。扁長圓形,深褐或黑色,略具光澤。頭部色較深暗,表面粗糙,具粗刻點,複眼顏色稍淡,中片與側片等長,喙長達後足基節。觸角5節,第1節最短,2,3節約等長,4,5節依次遞長,各節長度比為7∶12∶12∶18∶22。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兩側緣弧狀,背面前半部色較深,具均勻刻點,其側緣和前翅革片前緣、腹部側緣均布有狹細的白邊。革片近中部處,具1白小斑,其長約為寬的2倍,膜片淺褐。小盾片黑褐色。各足脛節具2列刺毛,背側全長的2/3以上為白色。

發生規律

山西成蟲從4月下旬開始活動,直到10月初均有,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並見到若蟲,生活於較潮濕的砂質壤土內,在土中穿行,也可在地面上活動,爬行於根際及枯枝落葉下。10月初即開始轉入土層內越冬,深度多在40厘米左右。

分布情況

北京、天津、山西(太原、陽城、晉城、長治)、山東(泰安、煙臺)、江蘇(南京)。

防治方法

可用4.5%高效乳氰菊酯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