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須金線䰾

短須金線䰾

短須金線䰾,體形較小,長而側扁,體重約0.1~0.25公斤。頭部細長,頭後背部具有顯著隆起。吻部較尖,兩側有短須。頜須可延伸至眼後緣的下方。體鱗細小,側線鱗稍大於體鱗。背鰭刺較細,後部鋸齒狀部位細弱。

基本信息

簡介

短須金線䰾屬鯉形目,鯉科,䰾亞科,金線䰾屬。俗稱:金線魚、小洞魚、鳳梨魚。英文名:Golden-line barbel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西南部的雲南省境內。

瀕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形態特徵

短須金線䰾短須金線䰾

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頭細長,背面平直,稍下彎。吻尖細,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須2對,發達;吻須短,頜須伸達眼後緣的下方。鱗細小,沿側線鱗則比較大,側線鱗61-69,側線略下彎。背鰭外緣稍內凹或平截,背鰭刺較細,基部粗硬,後緣鋸齒細弱,頂端柔軟分節,起點位於腹鰭稍後。全身呈淡黃色,頭側與背部略帶青灰色,體側近背部有許多淡灰色圓斑;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金黃色。

生態習性

短須金線䰾短須金線䰾

短須金線䰾多生活於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棲居於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生殖季節集中在湖邊或湖出口的淺水區有泉水的溶洞中產卵孵化。生殖期為12月至翌年2月間,卵產於石礫之中。幼魚以浮遊動物、水生昆蟲為主食,也食少量藻類和高等植物碎片;成魚轉食小蝦和小魚,也食浮遊動物。

種群分布

短須金線䰾為中國特有種,常見於雲南東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陽宗海滇池為最多。

利用價值

短須金線䰾為雲南特有的一種經濟魚類。體型較小,一般體長為100—230毫米,體重為50—250克左右,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雲南地區的名貴魚類之一。其肉入藥鮮用,具有滋陰調元、暖腎填精的功效,主治虛勞損傷、腎虛滑精等症。

物種現狀

由於圍湖造田、水質污染、引種不慎、酷漁濫捕等原因,原有沿湖的魚洞大都被圍堵,生境的破壞致使其種群資源衰竭。現在滇池等湖泊中僅能偶爾見到。

中國金線䰾名錄

金線䰾,屬於鯉形目鯉科,是金線䰾屬的統稱。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有些通體透明。金線䰾多生活於水面較開闊的靜水湖泊中,平時多分散棲居於湖泊的出口或積水較深處,金線䰾為我國特有種,本任務盤點部分金線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