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葉水蜈蚣

短葉水蜈蚣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狀莖,每節上長一稈,稈成排列狀散生。葉狹長線形,花為頂生之圓球狀花序,成熟時由綠色轉為淡褐色,小堅果倒卵形,壓扁狀。全株拔起時有一股特殊香味。

基本信息

短葉水蜈蚣—簡介

學名:KyllingabrevifoliaRottb.
英名:greenkyllinga
別名:水蜈蚣,金鈕草,土香頭,三莢草,白香附,無頭香
科屬:莎草科(Cyperaceae),水蜈蚣屬

形態特徵

 根狀莖長而匍匐,外被膜質、褐色的鱗片,具多數節間,節間長約1.5厘米,每一節上長一稈。稈成列地散生,細弱,高7-20厘米,扁三稜形,平滑,基部不膨大,具4-5個圓筒狀葉鞘,最下面2個葉鞘常為乾膜質,棕色,鞘口斜截形,頂端漸尖,上面2-3個葉鞘頂端具葉片。葉柔弱,短於或稍長於稈,寬2-4毫米,平張,上部邊緣和背面中肋上具細刺。葉狀苞片3枚,極展開,後期常向下反折;穗狀花序單個,極少2或3個,球形或卵球形,長5-11毫米,寬4.5-10毫米,具極多數密生的小穗。小穗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壓扁,長約3毫米,寬0.8-1毫米,具1朵花;鱗片膜質,長2.8-3毫米,下面鱗片短於上面的鱗片,白色,具銹斑,少為麥稈黃色,背面的龍骨狀突起綠色,具刺,頂端延伸成外彎的短尖,脈5-7條;雄蕊3-1個,花葯線形;花柱細長,柱頭2,長不及花柱的1/2。小堅果倒卵狀長圓形,扁雙凸狀,長約為鱗片的1/2,表面具密的細點。花果期5-9月。

生長特性

分布地區

 產於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以至廣東、海南島、廣西;生長於山坡荒地、路旁草叢中、田邊草地、溪邊、海邊沙灘上,海拔在600米以下。也分布於非洲西部熱帶地區、馬爾加什、喜馬拉雅山區,印度、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及其琉球羣島和澳洲、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