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葉假木賊

短葉假木賊

短葉假木賊--拉丁名 Chenopodiaceae,分布於中國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西部)、西藏、新疆(北部)。

基本信息

牧草科名 藜科
牧草科拉丁名 Chenopodi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Goosefoot Family
牧草屬名 假木賊屬
牧草屬拉丁名 Anabasis L.
牧草屬英文名 Anabasis
天然牧草 短葉假木賊
牧草學名 Anabasis brevifolia C.A.Mey.
牧草英文名 Shortleaf Anabasis
牧草圖片
地理分布 短葉假木賊(別名雞爪架)分布於中國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西部)、西藏、新疆(北部);蒙古、中亞和西伯利亞也有。
形態特徵 小半灌木。高5~20厘米。莖多分枝,當年枝多成對發自小枝頂端,通常具4~8節,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數分枝;節間平滑或有乳頭狀突起。葉條形,半圓柱狀,長3~8毫米,寬1.5~2毫米,開展並向上弧曲,先端鈍或銳尖,有半透明的短刺尖,葉基部合生成鞘,腋內生綿毛。花兩性,單生葉腋,有時葉腋內同時具含2~4花的短枝,形似數花簇生;小苞片卵形;花被片5,卵形,外輪3片段預告被的翅腎形或近圓形,內輪2片段預告被翅較狹小,圓形或倒卵形。胞果卵形至寬卵形,長約2毫米。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主根粗壯,黑褐色,據在內蒙古達茂旗觀測,主根長15~20厘米,直徑3~4厘米,從主根上分出5~10條側根,垂直或傾斜方向發展,長約50厘米,由主根或側根上又長出許多纖維根,藉以吸取有限的養分和水分,以適應惡劣的乾旱環境。根幅一般60厘米左右,地下部分生長遠遠超過地上部分,表現出乾旱荒漠區植物的特徵。在內蒙古,花期7~8月,果期9月。短葉假木賊是超旱生小半灌木,抗旱、抗寒。生於戈壁、礫質山坡、沖積扇等地,成為建群種。還能生長在石質荒漠最嚴酷的生境中。在大面積岩石裸露,荒漠漆皮明顯,幾乎看不到其他高等植物生長,只有少量的合頭草(Sympegma regelii)與其伴生。在內蒙古阿拉善北部、額濟納旗西部的乾燥石質低山殘丘上構成稀疏、低矮的群落或零散生長在石縫、乾涸小溝里,其蓋度小於1%,在水分條件較好的生境,則形成合頭草與短葉假木賊的放牧場,平均蓋度為1%~3%。在阿拉善荒漠區、東北部的虎勒蓋爾一帶,有短葉假木賊草原化荒漠草地類型,其特點是在短葉假木賊小灌木植叢間混生著無芒隱子草、沙生針茅、蒙古韭以及一、二年生植物黃蒿等,蓋度可達6%左右。在新疆主要分布於東部的瑪依爾東坡、博格達山南麓和艾比湖盆地南緣的乾旱低山、洪積沖積平原、溝谷等地。並以它構成優勢建群種,總蓋度為5%~10%。在海拔1400~1600米的乾旱低山,短葉假木賊則與沙生針茅、東方針茅、鹽生假木賊、駝絨藜一起,形成以它為背景的草原化荒漠,總蓋度10%~15%。
飼用價值 適口性良好,駱駝四季均樂食,尤以乾枯後最喜食。馬、牛樂食,羊也採食。為荒漠地區駱駝的三大抓膘飼草之一(另外兩種是合頭草、梭梭)。但在春季,當年的枝條長出3~4節時,採食該草易引起臌脹病,嚴重能造成死亡。因此,這個時期不宜在短葉假木賊草場放牧。據調查,在春季,駱駝長期在短葉假木賊草場上放牧,會加速春乏,應及時將畜群轉移到有由禾草(沙生針茅等)組成的草場上放牧,待駱駝的駝峰半豎立後,再更換草場。短葉假木賊是灰分型牧草,而沙生針茅和東方針茅為低灰分高氮型牧草。放牧實踐證明,在家畜季節性的類群組份中,上述兩種不同草群成分組成的草場具有不同的生產生態效應。因此,為提高短葉假木賊的利用率,必須配合以禾草為主的草場,這樣,才能解除家畜春乏,恢復體質。產量不高,一般鮮草產量750~1500千克/平方米。據分析,早期粗蛋白質含量較高,生長後期下降。無氮浸出物在全生育期均較高。新鮮的肉質莖多汁,風乾後粗纖維和粗脂肪含量也較低。生物鹼含量少,它是一種富含灰分的植物,生長末期尤為明顯,可以滿足駱駝對鹽分的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