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季棉

短季棉管理6關鍵:麥後趕早種夏棉,田間發現缺苗晚,再次補種沒時間,一播全苗首關鍵。 種棉時間如遲播,日增棉苗倆百棵。 超早熟短季棉是小麥收穫後直接鐵茬播種,播後應立即澆蒙頭水。

短季棉概述

顧名思義,短季棉就是指生長季節相對較短的棉花新類型。它是根據市場需要和農業生產的發展,結合相應的科學技術而產生的。自1975年延津小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吳翠蘭提出“小麥行中套種棉花的耕作改制種植項目”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由於我國棉區遼闊,不同棉區就有相應的短季的生態類型。在北部特早熟棉區短季棉就作為春棉種植:黃河流域棉區為發展麥 (油) 棉兩熟,利用短季棉在5月下旬至6月初實行麥壟套種,長江流域棉區在麥 (油) 後移栽或麥 (油) 後直播需用短季棉品種。

短季棉的主要生育特點

短季棉的主要生育特點如下:生育期較短,生長發育過程快,早熟,一般全生育期在120天以內。株型較矮而緊湊,第一果枝節位較低,主莖和果枝的節間短、夾角小,葉小而薄。開花結鈴較集中,下部結鈴較多,棉鈴大小適中,鈴期短,鈴殼薄,吐絮早而集中。再是,短季棉對溫光反應較遲鈍,長日照對生育期無甚影響。

短季棉的種植要點

短季棉的種植要點如下:播種期彈性較大,既可夏播,又可在晚春或初夏播種。強調"密矮早"的栽培技術,要增加密度,控制株高,促進早熟,著重靠群體來增加產量。在田間管理中,必須提早管理,促進棉花早發快發,一促到底。要早施肥、早灌水,及早打頂,及時防治害蟲等。在田間管理中,突出的是必須推行化學調控,這是因為短季棉生育進程快,種植密度大,容易生長過旺、貪青晚熟,所以必須適時噴施縮節胺或矮壯素等生長調節劑,避免旺長。後期適時噴施乙烯以促進晚花棉鈴的成熟吐絮。

短季棉管理6關鍵:

麥後趕早種夏棉,田間發現缺苗晚,
再次補種沒時間,一播全苗首關鍵。
種棉時間如遲播,日增棉苗倆百棵。
依靠苗多保高產,合理密植二關鍵。
麥套麥後氣溫高,地薄墒少棉苗弱。
促苗早發趕時節,施肥灌水三關鍵。
高大健壯是雜株,間苗堅決要拔除。
間苗定苗三葉片,去壯留弱四關鍵。
果枝數到不等時,時節已到不等枝。
整枝打杈要及時,見花打頂五關鍵。
適時整枝保營養,防蟲防病控瘋長。
中耕除草催吐絮,保蕾保鈴六關鍵。
夏棉吐絮較集中,防止早衰防貪青。
精收細摘運回家,分級晾曬賣高價。
種好夏棉有門道,科學管理講實效。
麥後直播種棉花,麥棉豐收人人夸!

短季棉栽培經驗:

一、嚴格掌握播種深度,保證一播全苗播深應掌握在1厘米左右,宜淺不宜深。超早熟短季棉是小麥收穫後直接鐵茬播種,播後應立即澆蒙頭水。播種方式可機械播種,也可用小耬播種。另外,“一葉一心”間苗時,要注意“去壯留弱”,因短季棉生長勢弱,變異株生長勢強,去壯留弱才能保證純度。
二、肥料底施比追施效果好該品種整個生育期一次施肥,可底施或追施,每畝用氮、磷、鉀各15%含量的緩釋性複合肥每畝30公斤或用尿素10公斤、二銨10-15公斤和鉀肥10公斤/畝,混合後使用。200畝的示範田中120畝的肥料作種肥底施,80畝在7月5日左右追施。從田間表現看,底施效果較好。因播種後立即澆蒙頭水,肥效能正常發揮;而7月5日追肥後若澆水不及時,肥效發揮較慢,影響夏播棉生長,整個生育期推遲。另外,若是生茬地,即五、六年未種過棉花的地塊,施肥量應減少到每畝15-20公斤左右(土壤中氮肥含量較多,棉花易貪青晚熟)。
三、科學化控,保苗穩發穩長超早熟短季棉生育期短,株高50-60厘米,第一次化控在植株4-5片真葉時進行,部分農民在化控時看到植株較小而推遲化控時間,有的化控時不用縮節胺而使用不明成分、不明含量的助壯素,不但起不到化控效果,反而耽誤化控適期,造成後期貪青晚熟。因此,化控時間和次數一定要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並且一定要使用大廠家生產的、有效成分96%的縮節胺。
四、及時打頂超早熟短季棉的打頂時間在黃河流域中南部為7月25日前打頂完畢,留8-10個果枝,但部分棉農看到棉株果枝較少、個別蕾剛剛開始開花,而推遲打頂時間到7月28日左右,打頂偏晚會造成夏播棉的生育期推遲,而影響小麥適期播種。夏播棉產量和適期打頂的棉田相比不高反而偏低。因此,種植超早熟短季棉一定要在打頂適期內及早打頂,不要存在為多結桃而晚打頂的思想,儘量減少無效養分消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