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梁曉聲小說《知青》]

知青[梁曉聲小說《知青》]

《知青》是梁曉聲寫的一部小說。此書由青島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

編輯推薦

戰友成了兄弟姐妹,戰場成了第二故鄉!火熱青春情義無價,鏗鏘信念感天動地!

時隔十餘年,“知青文學”代表作家梁曉聲再次推出力作《知青》。與之前的知青題材小說相比,本書首次全景式地展現了知青生活。作者在寫作這本書時,對知青往事已經有了多年的沉澱,敘事中加入了更多成熟、冷靜的思考。作者以平實質樸的語言描繪了那一代青年人對理想的追求,對命運的反抗,以及在苦難面前頑強不屈的奮鬥精神,小說以史詩般的宏大敘述和細膩的情節描寫展現了知青一代的熱血青春,跌宕的情節和豐富的意蘊使小說處處體現著苦難中不滅人性光輝。總之,這是一本使人溫暖、給人力量的書,既適合經歷過知青歲月的人憑弔往昔,又可以讓現代的青年人了解那一段歷史,從閱讀中獲得更多對生活的思考。

內容簡介

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被一種不正常的“紅色”所籠罩。

趙天亮和全國千千萬萬知識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鄉”的行囊,去“廣闊天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知青們在一場瓢潑大雨中來到北大荒,成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員,開始了火熱的墾荒生活。一望無際的麥海是他們的主戰場,收割、趕羊、養馬、滅火、修電線、砸石頭、邊境巡邏、夜斗群狼……異常艱苦甚至充滿危險的勞動生活鍛鍊,使趙天亮、周萍、齊勇、孫曼玲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長,並結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誼。

在陝北坡底村,知青們的插隊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文革”極左思想毒害了一些當地幹部,使本就貧窮的村民日子過得更加艱難。趙曙光、馮曉蘭、武紅兵等知青,不負老支書、王大爺等老黨員的信任和重託,帶領民眾打機井、搞副業、分錢富民、遷村避險,與淳樸善良的人民民眾生死與共、命運相連。

從城市到鄉村,從鄉村回城市,知青們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愛恨交織、一次又一次生離死別,生命軌跡從此改變。他們用青春親吻著土地,親近著人民,挑戰著命運,思索著時代……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祖籍山東榮城,出生於哈爾濱。1968年秋赴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1974年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就讀。現居北京,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編劇,中國兒童電影制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浮城》、《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發表有長篇小說《生非》,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上海見面會

作家梁曉聲的“青春如歌——《知青》上海見面會”2012年 8月17日上午上海書展上海展覽中心的中央大廳舉行。梁曉聲十分耐心和讀者一一交流、為購書者簽名,並囑咐工作人員實在來不及可以再找時間簽。

作者談《知青》

知青[梁曉聲小說《知青》] 知青[梁曉聲小說《知青》]

時隔20多年,梁曉聲再度提筆寫《知青》,其實來源於電視劇的創作邀約。他表示,自己起初還是有些猶豫,因為從1980年代以後,知青題材的禁忌就越來越多,直到現在有些禁區還是不能觸碰,況且“再寫至少不能低於前幾部”。最後,讓梁曉聲下定決心再寫知青的是一位領導的一句話:“作家應該有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責任。”

“寫知青十年就是‘文革’十年,我沒法繞開‘文革’的背景寫作這個題材,也沒有任何其他題材能夠像知青題材這樣自然而然地展現‘文革’那十年的歷史。如果把這個背景過濾了,那還不如不寫。”梁曉聲說,這部《知青》其實也是對“文革”的反思。他也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年輕人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那個時代。

電視劇《知青》於2014年5月底在央視一套播出,立即引起了不小爭議。有觀眾認為美化了知青生活,也沒有把當時複雜的時代背景寫透,但梁曉聲表示自己的這次創作帶有非常大的誠意,在這部作品中,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卻最大限度地接近那時候知青的思想狀態。在昨天的見面會上,梁曉聲反覆提及,他原來的電視劇本寫了59集,但最後播出是45集,缺失的那14集,雖然基本保留了原貌,但多少還是破壞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

小說《知青》其實就是根據電視劇劇本改編而來,也是對電視劇的一種補充。全書分為上、下兩部,總計100餘萬字。梁曉聲說:“這本百萬字的小說才是唯一保留了創作原貌的原著。包括我著力描寫但在電視劇中被刪除的,其中最多就是關於上海知青的形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