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陽明2

知行合一王陽明2

《知行合一王陽明2》是度陰山寫的一本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知行合一王陽明2 知行合一王陽明2

◆唯一一部具有完整清晰體系的陽明心學通俗解讀本!

◆習近平:“陽明心學正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王岐山:“我腦海里常浮現王陽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兩句話。”

◆ 陽明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理解這四句話,所有的困惑將變得清晰,所有的猶豫將變成果斷。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的門徑。

◆無善無噁心之體——陽明心學的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陽明心學的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陽明心學的價值觀;為善去惡是格物——陽明心學的方法論
◆本書由此入手,為普通人入門、理解和掌握陽明心學,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體系。

內容推薦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最適合初學者的門徑,本書由此入手,為普通人入門、理解和掌握陽明心學,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體系。

心學絕非空泛的理論,王陽明最重“事上練”,《傳習錄》和其他心學著述充滿了生動的事例和絕妙的譬喻,但現代人的解讀往往支離破碎、難以理解。

只要提綱攜領地抓住陽明心學的關鍵,字句的隔閡將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讀完以後如醍醐灌頂,從此不再困惑和猶豫,內心寧靜而強大。

四句教就是心學關鍵,分別隱含了陽明心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方法論,是初學者徹底讀懂心學精髓的最佳路徑,也是現代人修煉強大內心,應對殘酷現實的不二選擇。

本書抓住心學要領,並以王陽明親口所述的事例、譬喻乃至其本人的故事說理,娓娓道來地直抵心學思想根本。

作者簡介

度陰山,人民大學史學碩士、北京大學歷史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理事、天下和書院講師,暢銷書《帝王師:劉伯溫》《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作者。

目錄

序 篇 四句教——陽明心學的天機與綱要/1

第一章 無善無噁心之體——陽明心學的世界觀/8

一、心是萬物的尺度/9

二、心即世界/15

三、善惡只是一物/22

第二章 有善有惡意之動——陽明心學的人生觀/29

一、人人皆可為堯舜/30

二、意志獨立方有自尊/32

三、內聖外王/36

四、不過度,不執著/39

五、有善有惡是習氣所染/46

第三章 知善知惡是良知——陽明心學的價值觀/49

一、良知是道德與智慧的直覺/50

二、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寶/55

三、王陽明的普世價值觀/58

第四章 為善去惡是格物——陽明心學的方法論/62

一、四事規:陽明心學的四誡/63

二、靜坐:獨處時的自我管理/68

三、事上練就是練心/71

附圖1 /74

附圖2 /75

附圖3 /76

第五章 此心光明,內聖外王/77

一、工作即修行/77

二、放下“我”/84

三、責人與責己/89

四、此心不動,隨機而動/92

五、心學養生法/99

六、心學之勇/102

七、知行合一就是槓桿原理:撬動天地萬物/104

八、所以恐懼,良知不明/114

九、陽明心學與情緒控制/115

十、人生規劃只能“致良知”/119

十一、解決囚徒困境的“誠”/122

附圖4 /125

附圖5 /126

第六章 王陽明心學的命運/127

一、王陽明心學的分裂——左派心學洪流/127

二、光輝的斷頭台——何心隱/135

三、心學巨子李贄/143

四、心學在清朝/152

五、心學改變中國/158

六、心學讓日本脫胎換骨/171

七、王陽明心學的衝擊波:在軍事和管理領域的光芒/180

附 錄 《大學》——陽明心學的源泉/190

後 記/223

部分章節

人人皆有良知,為何有人會流芳千古,有人則遺臭萬年?為何有人出類拔萃,有人卻碌碌無為?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惡人?

這些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他們的人生觀出了問題。用王陽明的話講就是:他們的心,失去了本體。所謂失去本體,其實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陽明說,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意(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又不肯為善去惡,所以人生觀就有了善惡。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

王陽明的結論是:

習氣所染。

習氣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王陽明不無遺憾地說,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地去致良知,所以由眾人組成的這個社會不是真誠惻怛的,而是充滿了客套和虛偽。

很多人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客套和虛偽。諸多客套和虛偽的道理與聞見漸漸進入我們的心,久而久之,日日增多,不能真誠惻怛,良知於是被遮蔽。

心學巨子李贄發揮道:“良知既然被遮蔽,則若發而成為言語,其言語就不是出自衷心的東西;見而成為政事,政事就無根袛;著而成為文辭,文辭則不能達,欲求一句有德之言,終於不能得。緣由何在?因為童心(見後文)已經被障蔽,我們把由外而入的聞見、道理當成了我們的心。”

已經以世俗的聞見、道理為心,那么,所言者皆社會中的聞見、道理之言,不是出自良知之言;言雖巧,同真我(良知光明的我)有什麼關係呢?這不恰恰是以假人說假話,而事是假事、文是假文嗎?

其人已經假,則實行起來則無不假。

於是,“以假言與假人言,則假人喜;以假事與假人道,則假人喜;以假文與假人談,則假人喜”。因為無所不假,所以整個社會是大假一片。

王陽明說,在整個一片假的社會中:

卑者昏於嗜欲;高者蔽於見聞。

卑者諸如桓溫,名利薰心(嗜欲),只要出名就可以;高者譬如劉秀,由於他當時所處的社會觀點可能就是“做大官,娶美女”(見聞),所以他被見聞所蔽,才樹立了這樣不爭氣的人生觀。十幾年後,隨著他的成就不斷增強,他的人生觀也就成為成就帝業,匡濟百姓了。

還有一種高者,就是自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的人。王陽明曾對人說:“當初在龍場驛站時,聽我講心學的人都是蠻夷,和我聊天的人都是中土亡命之人,和他們聊良知,他們一聽就懂,手舞足蹈。後來和一些知識分子聊,總是處處碰壁。這就是聞見越多,良知被遮蔽得越重。”

那么,是不是我們不進入社會,我們的良知就不會被遮蔽,而我們很容易就可成為聖人了呢?

王陽明大搖其頭說: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如果我們的良知被習氣所染而遮蔽了,那我們心發出的意就有了“善惡”,有了善惡,卻不為善去惡,你的人生觀也就有了善惡。解決它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光明我們的良知。

你的世界觀正確了,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如果每個人的人生觀都是正確的,那這個世界就很容易進入大同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