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樂行動

“知樂行動”是中國獅子聯會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推出的針對貧困聽障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一項愛心公益活動。 1、兒童學習言語的敏感期在0--6歲,抓住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聽障兒童是最有康復希望的。 萬選蓉,梁小昆的母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她的提議下,每年的3月3日被確定為“全國愛耳日”。

項目簡介

“知樂行動”是中國獅子聯會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推出的針對貧困聽障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一項愛心公益活動。它以“我們服務”為理念,以助無助聽障兒童早日回歸主流社會為宗旨,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利用科學化、專業化的方法對符合條件的聽障兒童提供適宜的免費聽力語言康復資助,使聽障兒童及其家庭的生存和生活質量得以轉變,實現社會的和諧共享。

項目背景

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其中0~6歲的聽障兒童約為13.7萬,重度以上聽力障礙者占84%,聽力障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每年因遺傳、藥物中毒和意外傷害等原因,新產生聾兒2.3萬名。
我國70%聽障兒童生活在農村和偏遠地區,那裡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家庭經濟收入微薄,生活十分貧困,有的甚至不能維持基本生計,康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只是一個夢想。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兒童學習言語的敏感期在0--6歲,抓住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聽障兒童是最有康復希望的。一旦錯過了言語康復的最佳時期,將導致終身的聽力語言障礙,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2、已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的聽障兒童,對於他們來說雖然具備聽的設備,但無康復訓練則無效果,尤其是在得到聽力補償的第一年是建立聆聽習慣,培養聽聲學語能力最關鍵的時期,一旦錯失,將影響其康復效果。
3、在殘疾兒童的康復項目中,聽障兒童康復是最具有康復價值的項目之一,具有最大的投入產出比,只要在6歲之前能讓他們配戴上適合的助聽器,輔以科學的康復訓練,他們中的大多數就可以徹底改變聽力缺陷帶來的障礙,與健全人一樣成為創造社會財富,建設國家的有用人才。

“知樂行動”名稱溯源

凡音者,生於人心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出自《禮記》?《樂記篇》)

“知樂行動”形象大使——邰麗華介紹

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她兩歲時失聰,主演的《千手觀音》、《話別》、《雀之靈》等舞蹈節目,憑藉精湛的藝術表現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震撼觀眾、感動中國,展示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和人性之美。

梁小昆及其母親萬選蓉女士介紹

? 梁小昆,出生7個月後發現聽力損失,從小在媽媽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經濟系,曾做過外企白領,後遊學國外,現已獲得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碩士學位。
萬選蓉,梁小昆的母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她的提議下,每年的3月3日被確定為“全國愛耳日”。她先後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女職工”、“全國勞模”等稱號,曾獲得第二屆“內藤國際育兒獎”,2005年當選為2004年度“海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以萬老師輔導梁小昆回歸有聲世界的感人事跡為原型、由鞏俐主演的電影《漂亮媽媽》於2000年在全國上映,引起巨大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