眴,漢字之一。 拼音: 【xuàn| shùn| xún】 筆畫: 11 部首: 目 部首筆劃: 5 釋義: 古同“眩”。

基本信息

同“
xuàn
①(眼睛)昏花:頭暈目眩。
②迷惑:眩惑。
眩 <動>形聲。從目,玄聲。本義:眼花,看不清
同本義
眩,目無常主也。――《說文》
眩,視不明也。――《蒼頡篇》
靡瞻不眩。――《漢書•元帝紀》。注:“視亂也。”
眩眩兮寤終朝。――《楚辭•逢尤》。注:“視貌。”
目眩良久。――《戰國策•燕策》
又如:眩瞀(眼睛昏花,視物不明);眩精(眩目;耀眼);眩晃(耀眼);眩眼(光芒耀眼);眩移(目奪神移);眩頓(眼花體乏)
迷惑;迷亂。引申為欺騙
眩,亂也。――《廣雅》
眩,惑也。――《釋言》
敬大臣則不眩。――《禮記•中庸》。疏:
眩xuàn
⒈眼花,看不清楚:心亂目~。
⒉迷惑,迷亂:~惑。
①光輝明亮:輝光~耀。
②顯示,誇耀。
眩huàn 1.幻術;戲法。
部首:目,部外筆畫:6,總筆畫:11
五筆86&98:HQJG 倉頡:BUPA 
筆順編號:25111352511 四角號碼:6702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734
康熙字典:【午集中】【目字部】眴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6
【唐韻】黃絢切【集韻】熒絹切,$音縣。與䀏同。【說文】目搖也。【廣韻】目動也。【史記·項羽紀】項梁眴籍曰:可行矣。【注】謂動目私視之也。 又眩也。【楚辭·九章】眴兮窈窕。 又眴轉,視不明也。【班固·西都賦】目眴轉而意迷。 又冥眴,視不諦也。【揚雄·甘泉賦】目冥眴而亡。見【文選注】。昏亂之貌。 又眴眴,目搖動不明也。【素問】腎瘧者目眴眴然。 又柔順貌。【管子·小問篇】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注】穀苗始則柔順,故似孺子也。 又鮮明貌。【宋玉·風賦】眴煥粲爛。 又人名。熊眴。見【史記·楚世家】。 又與眩通。【揚雄·劇秦美新文】臣嘗有顚眴病。【注】眩惑也。眴與眩古字通。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韻會】翾縣切【正韻】翾眩切,$音絢。義同。 又【廣韻】舒閏切【集韻】【韻會】【正韻】輸閏切,$音舜。目自動也。與瞚瞬䀢瞤$通。 又【廣韻】如勻切,音犉。亦同瞤。 又【廣韻】相倫切【集韻】須倫切,$音荀。亦同䀏,目眩也。 又鱗眴,無涯也。【張衡·西京賦】坻崿鱗眴。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前漢·地理志】眴卷,縣名,屬安定郡。

拼音是shun的漢字

拼音是shun的漢字共有13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