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娘

潮俗婚後第二年,新娘在夫家過第一個元宵節時,不論是否懷孕,都要按結婚當天的衣飾打扮如初,請賓客再上門看一回“新娘”。

習俗流程

有些鄉村,則舉行“新娘落祠堂”的傳統風俗:凡是鄉中當年新婚的新娘,是晚要到宗祠里觀燈。新娘事前抹粉打扮,身穿紅色大衣,下圍長裙,頭戴鳳冠,珠薕垂面。普通人則戴“文明帽”(用染色羽毛及色絨紮成半月形),再用二丈多長,中間扎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於“文明帽”,紅綢帶從兩鬢下垂至腳,身穿紅色花長衫,窈窕多姿,宛若仙姬。然後新娘由伴娘陪護來到祠堂觀燈。宗祠裡面,燈燭輝煌,人們熙熙攘攘,爭擠觀燈看新娘。新娘來到祠堂,先由伴娘點燃三炷香,讓新娘頂香跪拜祖宗,祈求早得貴子。之後,伴娘偕新娘繞堂一周,逐屏觀看掛於祠堂內的花燈。接著新娘步出祠堂,站在祠階看祠堂廣場上的皮影戲,實則讓人觀賞。這時青年男子你推我擠,爭先走近一飽眼福。如果新娘長得漂亮,擁擠爭觀場面更為熱鬧,這時新娘身邊的伴娘就要全神貫注,緊緊監護著新娘,嚴防個別人動手動腳,進行騷擾。如果有人當眾調戲新娘,伴娘即行乾予,重者扭送鄉中父老處理。新娘看戲僅是一種形式,時間一般很短,旋即由伴娘護送回家。

其他版本

有些鄉村,則將村裡的所有新娘都集中列隊於村頭井邊讓村民觀看。有的山村,村裡的小伙子還結伴敲鑼打鼓到新婚者家中“胡鬧”,即便這樣,新婚夫婦也笑臉相迎,熱情招待。這是婚禮的一種追憶儀式,目的是讓夫妻重溫新婚蜜月,從小加珍惜美滿幸福的新生活。

另外,有些地方要將新娘第一夜墊在床上的“花園巾”高高掛於廳堂或放在花籃里讓人抬著游全鄉,好讓人們知道新娘是守貞節的紅花閨女;有些地方婚後第二天娘家要給新娘送木耳豬心湯,以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的親人;有些地方婚後第三天新娘要舉行祭祀主宰功名利祿的司命帝君,舉行“舂米頭”、“攪泔缸”等儀式。 2009年被列如中國無物質文化遺產 歡迎各位來品清參觀

來 源: 《汕尾品清民間禮儀》

作 者: 余泉、陳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