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採蓮曲[《相和歌辭·採蓮曲》]

相和歌辭·採蓮曲[《相和歌辭·採蓮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荷:亦作“荇”。 得:《英華》作“獲”。 雁:《英華》作“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相和歌辭·採蓮曲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儲光羲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淺渚荷花繁,深塘菱葉疏。
獨往方自得,恥邀淇上姝。
廣江無術阡,大澤絕方隅
浪中海童語,流下鮫人居。
春雁時隱舟,新荷復滿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賢與愚。

題 解

獨游淇河,借淇河美景抒發一種從官場的勾心鬥角的糾葛與無奈中超脫出來的淡淡的喜悅之情。

注 釋

題註:該詩在《樂府詩集》中題目為《江南弄》。
相和歌辭:樂府歌曲名。取自絲竹相和而歌之意。原是民間歌謠,漢代設立樂府,取以入樂。後來文人擬作的很多。
渚:洲,水中陸地。
荷:亦作“荇”。
深塘菱:一作“深潭茭。”
得:《英華》作“獲”。
姝:美女。
江:長江。
術阡:一作“阡陌”。田埂,田間小路。
澤:聚水的窪地,此指湖。
方隅:四方四隅。
海童:傳說中的海中神童;劉逵註:“海童,海神童也”;李善注引《神異經》“西海有神童,乘白馬,出則天下大水”。
流:《英靈》、活字本、《品匯》均作“林”。
鮫人:傳說中的人魚。
雁:《英華》作“荻”。
采采:茂盛,眾多。

詩人簡介

儲光羲(約706~約763),唐代詩人。潤州延陵(今江蘇丹陽)人。祖籍兗州(

儲光羲儲光羲
今屬山東)。開元14年(726)進士,與崔國輔、綦毋潛同榜。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宜、下□等縣尉。仕宦不得意,隱居終南山的別業。後出山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天寶末,奉使至范陽。安史亂起,叛軍攻陷長安,他被俘,迫受偽職,後脫身歸朝,貶死嶺南。工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有集七十卷,著有《正論》15卷、《九經外義疏》20卷,並佚。有《儲光羲集》5卷,《全唐詩》編為4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