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散熱風扇

定義

散熱風扇,英文名:Coolingfans。散熱風扇的技術和性能方面已經完全達到了成熟的階段,並不斷有新技術出現。風扇規格尺寸從8mm到280mm,電壓有5V,12V,24V,48V,110V,220V,380V,外形有方形,圓形,橄欖形等。

散熱風扇散熱風扇

直流風扇的定義

1、傳統的直流馬達必須有電刷和換向器(整流子)以提供不同方向電流的切換,產生推力使馬達持續運轉。
2、目前我們所生產製造的風扇是使用電壓力直流電壓,則是以固定的電子切換開關(例如霍爾感應組件IC)代替電刷,執行電流切換推動轉子持續運轉,所管它叫“直流無刷風扇”
3、直流無刷風扇的優點:
3-1沒有碳刷的磨耗,可以長時間持續運轉,不需保養維修。
3-2容易高速運轉,效率高,低噪音。
3-3切換電流時不會產生火花。

基本電路

直流的風扇控制電路中應該有許多半導體元件,現在已經收納在一個或多個IC裡面,有許多廠商專門設計製造出很多型號控制馬達IC供給風扇電路者設計使用。不同型號的IC控制電路不一樣,但主要目的都是為更有效的控制和保護提供線圈的有效功能及風扇相關特性需求。

運作原理

根據安培右手定則,導體通過電流,周圍會產生磁場,若將此導體置於另一固定磁場中,則將產生吸力或斥力,造成物體移動。在直流風扇的轉子(扇葉)內部,附著一事先有磁性之橡膠永久磁鐵環(橡膠磁環內依矽鋼片的極數充入永久固定相對應的磁極對數,即N、S、N、S~)。轉子(扇葉)以軸心中心定位並環繞著矽鋼片,矽鋼片上纏繞著兩組線圈,採用霍爾感應組件作為同步偵測裝置,控制一組電路,該電路使纏繞矽鋼片上的兩組線圈輪流切換工作,使矽鋼片外表面產生不同磁極(即N、S、N、S~),此磁極與橡膠磁鐵相互間產生吸斥。當吸斥力大於風扇的靜摩擦力時,轉子(扇葉)自然轉動。由於霍爾感應組件提供同步信號,扇葉因此得以持續運轉,至於其運轉方向,可依佛萊明右手定則決定。

散熱功能

 目前,對風扇自身的監控方式有報警感測器和速度感測器兩種類型,利用報警感測器可在風扇速度低於某個門限值時給出報警信號,而速度信號輸出則可實現風扇速度的實時監控。顯然,風量越大的散熱風扇其散熱能力也越高。這是因為空氣的熱容比率是一定的,更大的風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更多的空氣能帶走更多的熱量。當然,同樣風量的情況下散熱效果和風的流動方式有關。
從風扇電路輸出的報警信號有“高電平”和“低電平”兩種狀態,兩種電平所代表的意義一般按照正邏輯體制,高電平表示“故障”,“低電平”表示“正常”。
 從風扇電路輸出的轉速信號通常為脈衝形式,每個波頭表示風扇轉過一圈,這樣的信號可直接通過數據匯流排提供給主機進行顯示。某些風扇輸出的轉速信號並不是風扇的真實轉速,而是轉速的倍數,譬如每轉一圈產生2個、4個或6個脈衝,必須經過處理才能形成反映風扇的真實轉速信號。如欲辨別風扇轉速是真實轉速還是某個倍數,可使用轉速表測量實際轉速,然後和顯示的數據進行比較。
 風扇的測速信號一般從三引線插頭輸出,三根引線中黃色和黑色分別為+12V電源和接地,另外一種顏色的線則是轉速信號輸出線。應該注意的是,某些三引線風扇的第三根引線並不是測速信號輸出線,而是轉速控制信號線,通過它向風扇電機輸入調速控制信號。

直流風扇與交流風扇的區別

交流風扇(單相)內部結構主要是由兩個線圈繞組所組成的,其中一個是啟動繞組,另外一個就是運行的繞組,而且兩個繞組相互的串聯,那么就會形成了三個點,而串聯點就是公共端,而啟動繞組末端為啟動端運行繞組末端則是運行端,同時交流電機則還需要一個啟動電容器,通常來說容量就是1—2uf之間,而耐壓通常就是250v,而這個就是指正常使用的市電交流電機,而且這種電容是屬於滌綸電容,並沒有正負極之分,而且還有兩個接頭,一頭就是接啟動繞組的末端,而另外一頭就是接運行繞組的末端,從而就會形成三角式,而電源(不需要區分火線零線)一條接運行繞組末端(即和電容器的一頭也接在一起),那么另外一條則接公共端,接地線就接電機外殼了;通常單相交流電機的啟動繞組同樣也能夠作為運行的繞組,假如運行額繞組能夠和啟動繞組對調的話,那么電機的話就會產生反轉了。
而直流風扇和交流風扇的區別就在於支流電機上有三個繞組,它會分別的繞在轉子上的,而錠子上就會安裝有永磁塊,從而圍住轉子,同時它還不需要啟動電容,不過這裡需要碳刷,而改變直流電機轉向的方法就更加簡單了,只要簡單對換一下電源輸入的正負極就可以實現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