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記錄地震儀

直接記錄地震儀

直接記錄地震儀是記錄地震波在地面引起的振動位移的儀器。通過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傳播規律﹐確定地震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

概述

直接記錄地震儀是記錄地震波在地面引起的振動位移的儀器。通過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傳播規律﹐確定地震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

組成

直接記錄地震儀一般由地震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3部分組成。地震檢波器主要有感應檢波器﹑壓電檢波器﹑雷射檢波器等幾類。它可直接拾取地震振動﹐並將振動轉換成能為儀器記錄的能量形式。放大系統的作用是對檢波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濾除干擾和增益放大控制。記錄系統以不同方式將信號記錄下來。檢波器﹑放大系統﹑記錄系統3個基本環節組成一個地震道。地震儀一般是多道的。

分類

按地震波的記錄方式﹐地震勘探儀器的發展已經歷了3代。第一代是模擬光點記錄地震勘探儀。這代地震儀大多數由電子管制成。由於光點感光方式的限制﹐其動態範圍小﹐僅有20分貝﹐頻頻寬約10赫茲﹐採用自動增益控制﹐記錄結果不能作數字處理。第二代為模擬磁帶記錄地震勘探儀。大多數採用電晶體電路﹐利用磁帶記錄﹐可多次回放﹐並可作多次疊加和數據處理。動態範圍達50分貝﹐頻頻寬為15~120赫茲﹐採用公共增益控制程式增益控制。第三代為數字記錄地震勘探儀器。這代地震儀採用二進制增益控制方式和瞬時浮點增益控制。它把檢波器輸出的信號轉化為數位化信息﹐記錄在磁帶上。其動態範圍為120~170分貝﹐頻頻寬為3~250赫茲以上﹐記錄的振幅精度高達0.1~0.0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