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立新[誠實哥]

盧立新[誠實哥]

盧立新,誠實哥,男,今年33歲,在長城汽車公司動力事業部工作,住河北保定厚福盈小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盧立新,他用“以誠換誠”的小故事演繹了最真最美的人間真情,用“以心暖心”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誠實守信這一傳統美德作出註腳。《燕趙都市報》 、《保定日報》 、《保定晚報》 分別進行了報導。

主要事跡

2013年3月13日晚9時盧立新開車回家,在尋找車位時不小心剮蹭了一輛汽車車尾,盧立新趕緊找個不礙事的地方把車停下,下車查看。“晚上看不清,只知道這輛車經常在小區附近停著,可不知道車主是誰。”盧立新回憶說。

晚上不好聯繫車主,他到家中取了紙筆。借著路邊亮光寫了“致歉條”——對不起,冀F**900的車主您好!由於我不小心將您的車颳了一下,請您及時聯繫我。

“光線暗,我字寫得也不好,就把手機號和住址都寫上了,這樣人家肯定能找到我。”

晚上有風,盧立新細心地把有字的一面朝向車內司機位置,把字條壓在了被剮蹭車的雨刷器下邊。

盧立新的車剛買不到一年,還沒發生過此類事故,給同事打電話諮詢後報了保險,等保險公司到現場處理完,才安心回家。

第二天,盧立新把自己破損嚴重的汽車送到了維修廠,耐心等待被損車主與自己聯繫。他自己的車定損定了800元,至今還在維修廠。

“從一開始我就沒想要溜走,憑良心講,要是我當時跑了,以後再看到這輛車也會坐立難安,日子更不好過。做人還是踏實點好。”盧立新話語樸實,“從自小生活的家鄉阜平縣到長大工作的長城汽車公司,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樸實厚道誠實守信”。

盧立新目前是長城汽車公司動力事業部下邊生管物流部的一位組長,生管物流部副部長趙勇說,盧立新工作極其認真負責,採購時,就算是有人給他充50元話費,他也會拿出現金交給廠里備案。交給他的任務我放心、更省心。

“我家住厚福盈小區,3月14日早8時準備去上班時,發現停在樓下南側小路上的私家車左後側被剮蹭,仔細一看,有碗口大小,四周看了一下,也未發現什麼可疑的情況,心想:以前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肯定找不到肇事者了,自認倒霉吧。

“那天早上一看到車被剮蹭,心情差到了極點。”李雪梅回憶說,“工作這么忙,哪有時間修車?”她一邊嘟囔著,一邊發動了汽車。一張壓在前擋風玻璃上的字條闖入視線。“我沒有違過章啊?怎么會有罰單?”李雪梅仔細一瞅,原來是一張“致歉條”。“看到這張字條的一瞬間,壞心情一下子拋到了九霄雲外,頓時覺得心裡暖暖的。”她激動地說。要不要打這個電話?她反倒為難了,“這人這么實在,我若是打電話好像是找人要錢似的。”

來到單位,把這件事跟同事一說,大家議論紛紛,“咱們保定有‘油條哥’、‘獻血哥’,這就該叫做‘誠實哥’”。對,誠實哥!李雪梅被點醒,她即刻落筆寫了一封感謝信,請朋友幫忙發到了報社。

《“誠實哥”讓人感動》——3月15日,一封溢滿感激和感動的信刊登在了《保定晚報》上。

“希望這些感人的事情能感動一些人,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溫馨、更美好!”李雪梅在感謝信中寫到。

看到感謝信發表了,李雪梅很想給盧立新打電話。一是表達心中的感動,二是因為感謝信中隱去了盧立新的真實姓名,她也想問問人家願不願意。左思右想,李雪梅撥通了盧立新的電話。

3月15日下午6時左右,盧立新下班後立刻來到李雪梅家中,兩人相視一笑,像是結識多年的老朋友。

“李姐,再跟你說聲對不起啊,您看您修車花了多少錢?保險公司說賠付150元,你說個數吧,車是我碰的,就得由我負責。”“我給你打電話不是想找你要錢,是被你的真誠感動了,特別想表達感動。”……再三推辭不過,李雪梅難為情地說:“修車花了200元,你就給150元就行。”盧立新硬塞給李雪梅200元錢,微笑著離開了。

其實,李雪梅並沒有完全說實話。當晚盧立新並沒有看清楚,車保險槓碰裂了,修車廠告訴李雪梅——換新的要四百元左右。“都不容易,焊一下得了。”李雪梅說。

“‘誠實哥’的一個小舉動喚醒了社會良知,每個人都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但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敢於承擔責任的品質。剮蹭車的情況現在很多,有的人就選擇逃跑,這就更讓‘誠實哥’的誠實難能可貴。現在車多路窄,彼此之間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都退一步,路不就越走越寬嘛。”李雪梅說。

“這原本就是應該做的事兒,換作別人,也會這么做的,雪梅姐這么客氣反倒讓我很感動。”盧立新這么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