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仁

盧忠仁

盧忠仁(Lou Zung yen),在中國通常見於人名。現時較為人所熟知的有中國著名武術家、盧氏結構創始人和廣東作家協會會員、茂名市法制局黨組書記、局長以及夷陵區鴉鵲嶺鎮第八屆人大代表、宜昌市數學學會會員、鎮中心學校教育幹事、夷陵區骨幹教師。

盧氏結構創始人

盧忠仁(字:正文)先生1922年出生於天津東浮橋海河兩岸。少年時代(15歲)的盧忠仁,由於參加了《新天津日報》的少年文字答題活動,進而結識了該報社長劉子清先生,並由劉先生引入八卦掌名家蕭海波門下學藝,使之有機會接觸到清末原傳八卦掌的本來面貌,如走步是仿虎、鹿克服阻力的起動方法,任何動作的行進中間均能克服阻力等等。
肖老先生回鄉後,鑒於肖老先生在武術界的崇高名望,正文老師得識陳法可等當代名家,並以平輩論交,切磋武藝。後又師從山西宋世榮之子宋虎臣的嫡傳弟子李旭洲習宋氏形意拳!得傳形意拳絕學“十面埋伏”及“內功盤根”,當時盧老好友孫志正將大成拳創始人王鄉齋接至家中學藝,又使盧老盡得大成拳真傳。
與此同時,盧老還與十幾位清末民初的武術大家們結為忘年之交,和他們在健體、養生、醫療、擊打上彼此對照、交流、驗證,並從可目擊、可觸得其形跡的諸方面逐一檢驗。除蕭海波的胸廓與四肢在呼吸時肌肉、骨架運動漲縮同步外,還觀察了龍形太極首傳人張振芝的上體分擔下肢的承重、1928年三次擂台高手的整體屈肌成系統的剛力強盛、北京陳氏太極首傳人陳發科、陳照奎父子的勁力現象,當地傳統武術勁力向中國式摔跤名手的過渡東北螳螂于海濤、鐵羅漢張樹森、死手拿法董震等一大批內外家頂尖高手會聚津門。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為其後來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武學基礎。

從肖、陳、李等這些已是暮年的當代名家身上,正文老師模糊地感觸到了他們身上的相似而又相異之處,感覺到在更深層次可能存在共性,這就是後來被發現的機制------《中華武術內在功能統一結構》。
84年,北京體院一名武術工作人員,循肖派八卦脈絡,尋訪到了正文老師,看到了盧氏結構。經認真考察之後,他在向南仆先生匯報工作時說:“挖整工作的最大收穫是發現了盧氏結構”。南仆先生不信,於是1984年秋在石家莊舉行一次名為請正文老師講武術原理,實是驗證盧氏結構的會議,南仆先生親自主持,河北省武術精英皆出席,其中有河北省的散打冠軍及大成拳河北分會會長楊鴻塵先生等。由正文老師的公子盧三路迎戰諸路英雄。一經接戰,犯者立撲,幾七戰,竟無一合之將,於是盧氏結構在河北武林名聲大振!

茂名市法制局局長

盧忠仁(Lou Zung yen,1951年—),信宜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初在中學任教,後在黨委、政府部門工作,現任茂名市法制局局長。中學時始發表作品,至今已在各級報刊雜誌發表各類文章約2000多篇,300萬字。1981年加入廣東作協。有詩歌、散文獲獎。已出版散文集《情雨》、論文集《期盼》、詩集《星空》。

夷陵區人大代表

盧忠仁,夷陵區鴉鵲嶺鎮第八屆人大代表,鎮中心學校教育幹事,夷陵區骨幹教師,宜昌市數學學會會員。多次被評選為區師德模範、師德標兵、文明個人。
從小就想當一名人民教師。1986年高中畢業,他選擇了教師職業,就讀於宜昌師專數學系,1989年7月完成了大專學業,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登上了三尺講台,如願以償地當上了一名人民教師,在紅土初級中學這個農村普通中學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