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村

盛家村

盛家村位於香港路南150米,西至九城路,東至雙嶺村,南至柘溝村。同名者隸屬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辛街鄉。

基本信息

1、山東盛家村

村莊由來

據墓碑記載,由盛世友於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建村,原名福盛庵。後因過被誅,盛氏姓斷,只剩莊園。後由劉氏、張氏改村名為盛家莊。因縣內重名,1980年9月更名為盛家村。

政區人口

盛家村位於香港路南150米,西至九城路,東至雙嶺村,南至柘溝村。全村面積1820畝。2005年,全村共183戶,596人。

經濟狀況

盛家村的經濟歷來以農業為主,解放前村民的生活貧窮無比,少衣缺糧。解放後,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村村民生活步步提高,糧食畝產800公斤,農業機械化水平很快提高,到2004年,擁有小型拖拉機10台,播種機5台,脫粒機3台,農用汽車6部。耕地、播種、收割、運輸一條龍服務。2005年,全村年經濟總收入325萬元,人均5700元,

社會事業

建國前,村民過著貧窮的日子,沒有學校,上不起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建立了冬夜校、識字班;1952年成立了公辦國小。村里辦起了秧歌隊和文藝宣傳隊。每逢節日,秧歌隊活躍在村里。農閒的時候,文藝宣傳隊自編自演些喜聞樂見的小節目,題材多樣,內容豐富。99%的村民都參加了合作醫療,20%的老人 參加了養老保險。

2、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辛街鄉盛家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隆陽區辛街鄉,地處辛街鄉東邊,距 辛街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辛街鄉道路為柏油路,

村落掠影村落掠影
交通方便,距隆陽區20公里。東鄰西邑,南鄰阿今,西鄰下莊,北鄰陶孔。轄橋頭、盛家、乾溝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08戶,有鄉村人口2980人,其中農業人口 2968人,勞動力20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85 人。
全村國土面積7.26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24 ℃,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423畝,人均耕地0.49畝,林地 2386.6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84.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1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畜牧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23畝(其中:田960畝,地463 畝),人均耕地0.49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386.6畝,沒有經濟林果地;水面面積 328.2畝,其中養殖面積65畝;草地20.6畝;荒山荒地 1356.7畝,其他面積5353.9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08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農戶,無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農戶。有708戶通電,無通有線電視農戶,擁有電視機農戶6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94.7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1 戶(分別占總數的 24.17%和16.67%)。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22輛,機車2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60畝,有效灌溉率為67.4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8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7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85口;沒有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沒有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6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03萬元,占總收入的47.8%;畜牧業收入195.8萬元,占總收入的24.4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96 頭,肉牛180 頭,肉羊 23頭);漁業收入3.04萬元,占總收入的0.38%;林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2.38%;第二、三產業收入141.6萬元,占總收入的17.67%;工資性收入17.01萬元,占總收入的2.12%。農民人均純收入2001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02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0.79%),在省內務工 11人,到省外務工5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