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儀

盛儀(約1487~?),明臣。弘治十八年(1505年),賜進士出身。歷任禮部主事、監察御史、山東按察副使、湖廣按察使、太僕寺卿等。觀政吏部時,宦官劉瑾因事有求於吏部尚書,托盛儀寫信致意。

基本信息

詞語

shèng yí ㄕㄥˋ ㄧˊ 盛儀
1、隆重的儀式。
文徵明 《賜長壽采縷》詩:“重慚潦倒隨恩澤,還忝班行覩盛儀。”
2、豐厚的禮品。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鄰叟俱山野農夫,從未見此盛儀,相顧驚駭, ……”
蒲松齡聊齋志異·醫術》:“三日後,有盛儀造門而謝者,問之,則傷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

明代大臣

盛儀(約1487~?),字德璋。江都(今揚州)人。明臣。弘治十八年(1505年),賜進士出身。歷任禮部主事、監察御史、山東按察副使、湖廣按察使、太僕寺卿等。觀政吏部時,宦官劉瑾因事有求於吏部尚書,托盛儀寫信致意。盛儀不畏權勢,嚴詞拒絕。遷官山東,一上任就減免苛稅徭役,深得百姓愛戴。在湖廣按察使任上,曾奉詔督修顯陵,多所節省,以工代賑,救活饑民上萬。後入京任太僕寺卿,掌管全國車、船、馬重要交通工具,仍能廉潔自守。及致仕還鄉時,竟“橐無餘貲”。對家人亦要求甚嚴,從不許“以一事乾公門”。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盛儀在官府和鄉人支持下主編《嘉靖惟揚志》。三月編纂,九月乃成。該志沿用南宋寶祐《惟揚志》舊名,但層次清楚,敘述明晰,頗有特色,是明代志書中修得較好的一部。全志凡38卷,今僅見18卷,為揚州現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