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李湖

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如今的皂李湖已擁有水域面積1500多畝,灌溉農田萬頃,直接受益人口萬人。 皂李湖的紅菱是鮮的,魚蝦是肥的,而且以無公害著名。 若有空,請到皂李湖來,我們蕩舟湖面,采紅菱,吃魚蝦,準保讓你流連忘返。

皂李湖位於上虞市梁湖鎮東南方,是我市第一大的淡水湖,也是鑲嵌在我們家鄉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以迷人的湖光山色而令人神往。關於皂李湖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唐初貞觀年間,皂湖一帶經常鬧旱澇災害,農民顆粒無收。當時有一曹姓大戶曹氏和黎姓大戶黎氏,兩人看在眼裡,憂在心上,但也無計可施。先賢的挖田圍堤築湖故事深深感染了曹氏和黎氏,他們決定也學先人的樣子,把自己的田讓出來,挖土圍堤成湖。兩人分別召開了族人大會,公布了此項決定。鄉親們十分感動,紛紛提出盡義務挖湖。曹氏和黎氏就把閘口、湖塘下的田地騰出來,鄉親們老老小小全家出動,手提肩挑,日夜勞作。他們把泥土挖起來,挑到北面、東面、西面三個邊上堆積起來,不久,就形成了三座大山。經過一年斷斷續續的辛勤工作,一個占地500畝的湖底挖成了。雨天水積到湖底,湖底就漸漸蓄滿了水,旱天就開流灌溉。湖挖成以後,方圓數里的良田免受旱澇之災,鄉親們再也不用為雨季連綿旱季乾燥而擔驚受怕了。後人為緬懷先輩功績,取其諧音"皂李"為湖名。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如今的皂李湖已擁有水域面積1500多畝,灌溉農田萬頃,直接受益人口萬人。家鄉的父老鄉親就是靠著這一方水土,繁衍生息,繼往開----因了動人的傳說,皂李湖當然以它的風光秀美和物產豐富而令人神往。駐足湖畔,放眼遠眺,湖面浩淼,漣漪紛呈,波光粼粼;登上湖邊的小山,皂李湖三面環山,湖光山色,別有韻味。皂李湖的紅菱是鮮的,魚蝦是肥的,而且以無公害著名。若有空,請到皂李湖來,我們蕩舟湖面,采紅菱,吃魚蝦,準保讓你流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