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翡麗博物館

百達翡麗博物館

這幢建於1920年的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曾是寶石切割師和珠寶工匠的工作室。1975年,被百達菲利總裁Philippe Stern購下,供Atelier Reunis SA為百達菲利製造表殼、表鏈及項鍊。

基本信息

簡介

百達翡麗博物館百達翡麗博物館
這幢建於1920年的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曾是寶石切割師和珠寶工匠的工作室。1975年,被百達菲利總裁Philippe Stern購下,供Atelier Reunis SA為百達菲利製造表殼、表鏈及項鍊。20年後,作坊遷往百達翡麗在Plan-les-Ouates的新樓。於是大樓便在總裁夫人Gerdi.Stern的主持下,被翻新成了“有溫暖感覺及私人藏館特質的博物館”,向公眾展示他們多年收集的鐘表精品。而由鐘錶專家擔任的顧問和館長職務,也使博物館從收藏、展示和管理等多方面都更具有專業博物館水準。

品牌簡介

百達翡麗創立於1839年,作為日內瓦最後一家獨立制表商,百達翡麗在設計、生產直至裝配的整體過程中享受著全面的創新自由,打造出令世人專家交口稱讚的全球鐘錶傑作,並謹遵品牌創始人百達先生(AntoineNorbertdePatek)和翡麗先生(Jean-AdrienPhilippe)的卓越遠見,憑藉超凡的專業技能,秉承優質的創新傳統,百達翡麗至今擁有超越80餘項技術手錶專利 。
百達翡麗是“手錶中的藍血貴族”。

場館介紹

博物館內的製作演示車間內,很容易看到工人在顯微鏡下打磨一些肉眼近乎看不到的細小零件,待完成後拿到顯微鏡下,那個小傢伙已被處理得光潔可人。也許僅僅是一個羅盤上的小螺絲釘,頭髮花白的老師傅也需要帶著高倍的眼鏡忙碌上好幾周。那個有著白色捲髮的老師傅在百達翡麗的制表工廠已經工作了52年,退休之後,重新來到博物館中演示制表工藝。老師傅告訴我們,從學徒工開始,他就每天和這些金貴的小傢伙們打交道了,“你可千萬別小瞧這些小配件,如果沒有他們,這表或許就不叫作百達翡麗了。一個僅有三毫米的側機芯就需要12位工人經過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當然,這一切我們不能藉助任何先進的科技,在這裡,我們一直在重複先祖們的工作,我們以此為榮,因為像我們這樣的人,已經比你們中國的大熊貓還要少了。”
懂行的人知道,百達翡麗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製造世界時表,如今在百達翡麗博物館裡就收藏有1937至1966年間的20件古董表,成為行家們經常熱烈討論的話題。對我來說,那些精美的彩瓷世界地圖錶盤雖然是可望不可及,但一款金質的世界時腕錶,無論到何地只要輕輕按動把手就可以知道家鄉與當地時間,也足以誇耀一番了。當我掏出信用卡,刷下這款世界時腕錶的時候,一直在身旁的維曼先生開始為我鼓掌,我知道,他不會是因為百達翡麗又賣出一塊腕錶而高興,而是為我開始真正了解時間的品位而興奮。對於百達翡麗這樣的經典名表來說,價值是要人們去用心體會的,想要一眼就看穿它實在有些不可能。
穿梭於仿製的古老制表作坊、現代圖書館、辦公室和收藏櫃之間,2000多件計時器和4000多冊藏書讓我感覺仿佛進入由時間圍起的城堡,城堡里居住著一出地道的瑞士計時史—戲言之,是日內瓦的品位史。在鐘錶生產已開始國際分工的時代,傳統的日內瓦制表技術已未必能在每枚鐘錶上盡顯風流,但在此樓內外,傳統的制表工藝依然功勳赫赫,堅不可破。

參觀導引

最好以一層為起點,然後直接乘電梯參觀四層,再轉到三層,最後以參觀二樓的藏品作結。
地面:接待處、古老制表工具藏品、鐘錶修復工作坊及放影室
四樓:圖書室、百達翡麗資料庫
三樓:16至19世紀的古董鐘錶藏品
二樓:1839年至今百達翡麗的鐘表出品
Vieux-grenadiers路 7號,日內瓦。
www.patekmuseum.com
+41-22-8070920
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五:14:00~17:00;逢星期六:10:00~17:00;公眾假期休息
門票:
成人:10 瑞士法郎
老年人、傷殘人士及18至25歲學生:7 瑞士法郎
10人或以上團體:5瑞士法郎
18歲以下免費
公共運輸:
公共汽車:乘1路或4路在Ecole-de-Medecine站下
電車:乘12路或13路在Rond-point de Plainpalais站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