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百米短跑的簡稱]

百米[百米短跑的簡稱]
百米[百米短跑的簡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百米短跑的簡稱,是田徑運動項目的一顆璀璨明星,是挑戰人類極限的一道龍門。

基本信息

簡介

是田徑運動項目的一顆璀璨明星,是挑戰人類極限的一道龍門。

技巧

穿短跑用的釘鞋,用前腳掌扒地跑,你用全腳掌跑,感覺用不上力。

訓練方法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鐘,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準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繫,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摺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摺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儘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進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覆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遊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注意事項

1、首先,比賽前從如今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倒數三天至比賽的幾天,開始多吃高糖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鐘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朱古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辦法是賽前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儘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最好穿短跑用的釘鞋.

過去,運動員通常進行100碼(91米)比賽,而不是100米,尤其是在美國。這個更短的距離如今已經廢棄了。由於極少有室內設施具有100米的直線距離,因此室內項目一般為60米(有時為50米或55米)。

在室外400米的跑道上,100米在終點直道上進行,起點被設定在延長線上,目的就是為了使之成為一條直線。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有人使用非法藥物,譬如: 在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醜聞中,冠軍本·詹森就因此被取消了獎牌。

比賽規則

在國際賽事中,所有400米或以下的徑賽項目,必須採用蹲踞式起跑及使用起跑器。在‘各就位’及‘預備’口令之後,參賽者應馬上完成有關動作,任何參賽者不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有關動作,則屬起跑犯規。除此以外,在‘各就位’後,以聲音或動作擾亂他人,得判以起跑犯規。在槍聲響起前有任何起跑動作,亦屬起跑犯規。自2010年起,運動員只要搶跑一次,就會被立刻取消資格[1](此例不適用於男子十項全能及女子七項全能比賽)。

短跑的名次判定:運動員賽道預賽時由抽籤決定,決賽時一般由預賽成績決定。比賽時運動員到各自賽道就位,起跑後不能串道否則成績無效。起跑時,運動員只要搶跑一次,就會被立刻取消資格。

在小組第一輪比賽中,運動員被排在哪一個跑道上是由計算機自由排列出來的。其後的各輪比賽,跑道的選擇依據運動員在上一輪的比賽成績而定。這個規則的目標是讓更優秀的運動員可以排在靠中間的跑道上,好的跑道是第3、4、5、6號跑道,它們應由排名前4位的運動員分別占據。第2、7、8、9道則由後4名占據。

成績確定:在田徑比賽中,所有賽跑項目參賽者的名次取決於其身體軀幹(不包括頭、頸、臂、腿、手或足)抵達終點線後沿垂直面為止時的順序,以先到達者名次列前。在任一賽次中,按成績錄取進入下一賽次時如遇運動員成績相等,則終點攝像主裁判應考慮有關運動員的1/1000秒的實際成績。如果成績依然相等,則有關運動員均應進入下一賽次。如實際條件不允許,應抽籤決定進入下一賽次的人選。在決賽中第一名成績相同,裁判長有權決定是否重賽,若無條件重賽,則並列第一;至於其它名次成績相同,按並列處理。

比賽場地

國際性短跑比賽用的場地周長為400米,彎道半徑約在36~38米之間,設有6~8條跑道,各寬1.22~1.25米,跑道表面以塑膠鋪墊以增大摩擦。

著名健將

首位奧運冠軍:伊莉莎白·魯濱遜,美國人,1928 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女子100米冠軍,是首位奧運會女子百米冠軍

瑪·格爾首破11秒:原東德人,有史以來女子百米第一個進入11秒的運動員。

世界記錄保持者:格里菲思·喬伊納,美國人,漢城奧運會百米冠軍,奧運會記錄和世界記錄保持者,這兩項記錄無人打破,分別於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0秒62)和 1988 美國印第安那玻利斯比賽(10秒49)中創造,也是僅有一個突破10秒50的選手。

瑪麗塔·科赫16破世界紀錄:前民主德國女子短跑家、超級明星,被譽為“世界田徑女皇”。 科赫在她的運動生涯中,16次創造世界紀錄,14次破室內世界紀錄,成為半個世紀以來在徑賽中創造世界紀錄最多的運動員。

伊芙林·阿什福德:1979年和1981年兩次奪得世界盃女子100米和200米冠軍。1983年和1984年兩次創造女子百米世界紀錄(10秒79、10秒76)。

被剝奪金牌的奧運冠軍瓊斯:1998年跑出的10秒65,是女子百米世界第三好成績,悉尼奧運會冠軍,但因服用興奮劑,金牌被剝奪。

四金讓希特勒難堪:傑西.歐文斯,1936年柏林奧運會100米冠軍,並打破了世界紀錄,囊括了該屆奧運會百米、二百米、跳遠三塊個人金牌,而且是獲男子四百米接力賽冠軍的美國隊的第一棒運動員。使亞利安人至上的神話破產。

九金王卡爾·劉易斯:是奧運會歷史上奪取過九枚金牌的四位運動員之一,他同時也是在同一個人項目中四奪金牌的運動員。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劉易斯重現歐文斯的輝煌,一人獨得4枚金牌:100米、200米、跳遠和4×100米接力

突破十秒: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城奧運會,吉姆·海因斯在100米決賽中首次突破10秒大關,以9秒95取勝,這一成績直到1983年才被刷新。

鮑威爾兩破世界紀錄:2005年6月14日,在雅典以9秒77的成績打破男子百米世界紀錄,2007年9月9日,鮑威爾在國際田聯大獎賽義大利站以9秒74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被稱為無冕之王。

新王者博爾特:新世界記錄保持者,在美國紐約舉行的2008年紐約田徑大獎賽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以9秒72的成績,獲得冠軍,並打破了由另一名牙買加選手鮑威爾保持的9秒74的原世界記錄,並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跑出9秒63的好成績,成為首位在奧運會男子100米短跑比賽中的衛冕冠軍。他本人的最好成績是在柏林比賽中的9秒58。

重大事件

1936年柏林奧運會,美國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奪冠,使亞利安人至上的神話破產。

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城奧運會,吉姆.海因斯在100米決賽中首次突破10秒大關,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百米首次突破10秒大關。

男子記錄

名次 時間 風速(m/s) 運動員 國家 日期 地點

1 9.58 +0.9 尤塞恩·博爾特 牙買加 2009年8月16日 柏林

注釋

泰森·蓋伊在2007年6月24日於印第安納波利斯創造了9.68秒的成績,雖然超過了當時博爾特保持的9.69的成績,但由於瞬間風速達到了+4米/秒,成績被認定無效。

尤塞恩·博爾特於2012年8月6日在倫敦創造的成績9.63秒是奧運會記錄。

2006年5月12日賈斯廷·加特林在多哈跑出9.77的成績,當時被認定為世界紀錄。但是這個成績在2007年被廢止,因為他沒有通過2006年四月的興奮劑檢測。

2002年9月14日蒂姆·蒙哥馬利在巴黎創造的9.78的成績由於他在BALCO醜聞中使用和販買興奮劑被起訴而作廢。在阿薩法·鮑威爾跑出9.77的成績前,這個成績一直被看做世界紀錄。

女子記錄

2005年6月27日更新

名次 時間 風速(m/s) 運動員 國家 日期 地點

1 10.49 0 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 美國 1988年7月16日 印第安納波利斯

2 10.61 +1.2 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 美國 1988年7月17日 印第安納波利斯

3 10.62 +1.0 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 美國 1988年9月24日 漢城

4 10.65A +1.1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9月12日 約翰內斯堡

5 10.70 +1.6 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 美國 1988年7月17日 印第安納波利斯

10.70 -0.1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9年8月12日 塞維亞

7 10.71 +0.1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5月12日 成都

10.71 +2.0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6月19日 紐奧良

9 10.72 +2.0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6月20日 紐奧良

10.72 +0.0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8月8日 摩納哥

10.72 +0.0 馬里恩·瓊斯 美國 1998年8月25日 洛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