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日關係

第四節中國政府的對日外交政策 第四節中日兩國關係的全面發展 第二節中日關係的發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叢書名: 百年中外關係系列叢書
平裝: 588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1228663
條形碼: 9787501228669
尺寸: 21 x 14.5 x 2.4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張歷歷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主任,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司聘特邀專家、中國國史學會理事。1982年在廈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5年在外交學院獲碩士學位,旋即留校任教。從事中國外交、外交學、中日關係研究20多年。合著有《現代國際關係學》《當代中國外交史》等,獨著有《二十世紀中國對外關係》等。

內容簡介

歷史是不能忘記的。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給人以啟迪。歷史發人深思。歷史能使人振奮。《百年中外關係系列叢書》是一套研究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和周邊國家雙邊關係的大型學術專著,其內容的時間跨度涉及19、20、21三個世紀,囊括了清政府中後期、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歷史時代的100多年歷史,充分展示了各個時期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外交政策及當時的國際形勢,記錄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展示了中國邊界的歷史演變,中國在冷戰時期的歷史事變與經歷,反映了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忠實地記錄了冷戰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中國與有關各國雙邊關係的快速發展。
本叢書以忠實於歷史事實為宗旨,準確評述了主要歷史事件,反映了作者們的學術觀點。該系列叢書是國際問題研究人員、從事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專業大中專院校學生必備的參考書,也是關心國際問題和中國外交讀者的良師益友。
中日兩國同處亞洲東部,是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鄰國。中日兩國在歷史上有長達近兩千年的交往史,在大部分時間裡一直是華夏文明影響哺育日本文化,兩國關係友好和睦。但是在19世紀後期以來,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以對華侵略為基本國策,侵略中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給中華民族帶來嚴重威脅。可以說,一百多年來,中日關係在中國對外關係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並有著複雜深遠的影響。
本書是“百年中外關係系列叢書”之一,為讀者詳細介紹了百年中日關係。

媒體評論

書評
歷史是不能忘記的。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給人以啟迪。歷史發人深思。歷史能使人振奮。
《百年中外關係系列叢書》是一套研究中國與世界主要大國和周邊國家雙邊關係的大型學術專著,其內容的時間跨度涉及19、20、21三個世紀,囊括了清政府中後期、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歷史時代的100多年歷史,充分展示了各個時期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外交政策及當時的國際形勢,記錄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展示了中國邊界的歷史演變,中國在冷戰時期的歷史事變與經歷,反映了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忠實地記錄了冷戰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中國與有關各國雙邊關係的快速發展。
本叢書以忠實於歷史事實為宗旨,準確評述了主要歷史事件,反映了作者們的學術觀點。該系列叢書是國際問題研究人員、從事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專業大中專院校學生必備的參考書,也是關心國際問題和中國外交讀者的良師益友。

目錄

《百年中外關係系列叢書》總序總結歷史,面向未來/9
序言/13
緒論/1
第一編 清末和北京政府時期的中日關係
(1900—1927)/21
第一章 進入20世紀的中日兩國
第一節 面臨瓜分狂潮嚴重危機的中國
第二節 靠侵華起家的新興帝國主義——日本
第二章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簽訂前後日本
的外交活動
第一節 中國人民掀起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第二節 日本是八國聯軍侵華主力
第三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和日本的外交活動
第三章 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及日本清末
侵華活動
第一節 日本決心為侵華占領東北發動戰爭
第二節 日、俄等加緊侵略中國東北
第三節 日俄戰爭爆發
第四節 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
第五節 日俄戰爭的影響
第六節 清末日本的侵華活動
第四章 民國初年的中日交涉
第一節 辛亥革命和日本的兩面政策
第二節 在承認中國新政府問題上日本的外交活動
第三節 日本趁火打劫
第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日關係
第一節 日本出兵山東
第二節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和復辟醜劇
第三節 中國警察、治安主權受損
第四節 在中國參戰問題上的鬥爭
第五節 寺內正毅和西原龜三的對華外交
第六節 巴黎和會上的中日交鋒
第六章 20世紀20年代中前期的中Ft交涉
第一節 華盛頓會議上中日交鋒
第二節 中日間關於山東等問題的交涉
第三節 日本加緊向東北、內蒙滲透和背後操縱北洋政府
第二編 國民政府時期的中日關係
(1927—1949)/113
第一章 國民政府成立時期的中日交涉
第一節 國民政府成立和列強的態度
第二節 確定日本侵華戰略的“東方會議”
第三節 “濟南慘案”發生
第四節 蔣介石東渡日本
第五節 日本承認國民政府和幣原外交
第二章 “九一八”事變及國民政府對日不抵抗政策
第一節 世界性經濟危機對中日關係的衝擊
第二節 “九一八”事變和日本占領東北
第三節 國民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
第四節 “一·二八”事變和列強的干涉
第五節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抗日活動
第六節 偽滿洲國成立和李頓調查團
第三章 日軍進犯華北和對日妥協外交
第一節 日本步步進逼,蠶食華北
第二節 “二二六”事變後日本建立軍國主義體制
第三節 日本確定滅亡中國的國策及準備全面侵華
第四章 中國抗日形勢的高漲
第一節 紅軍主力到達陝北
第二節 “西安事變”及和平解決
第五章 “七七”事變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第一節 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面侵華
第二節 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三節 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野心的破滅和對中國人民的大屠殺
第六章 國民政府的對日外交
第一節 抗戰初期正面戰場的抵抗比較堅決
第二節 國民政府的外交媾和活動
第三節 汪精衛賣國政府成立
第四節 遠東慕尼黑陰謀
第五節 日本滅亡中國政策的實施
第六節 國民政府積極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第七章 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及行動
第一節 堅決抗日,英勇作戰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成為抗日戰場的中流砥柱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抗日反戰工作
第八章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第一節 反法西斯同盟對中國抗戰的援助及《雅爾達協定》
第二節 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
第三節 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第九章 抗日戰爭末期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政策和行為
第一節 蔣介石利用日本侵華軍隊搶占勝利果實
第二節 對日戰爭處理上的以德報怨政策及惡劣影響
第三節 蔣、日被納入美國的戰後冷戰體系
第三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邦交不正常時期
(1949~1972)/271
第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日關係的狀況
第一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影響和國際分野
第二節 美國控制下的日本
第三節 美國操縱下的日本對華政策
第四節 中國政府的對日外交政策
第二章 民間交往的艱難發展
第一節 最初的中日民間接觸
第二節 中日貿易協定的簽訂和中日民間外交方針的提出
第三節 解決戰後遺留問題
第四節 民間交往出現高潮
第三章 中日關係的嚴重挫折
第一節 第四次貿易協定第一階段談判無結果
第二節 衝破阻礙——第四次貿易協定終於簽訂
第三節 岸信介內閣的反華政策
第四節 “長崎國旗事件”導致中日關係中斷
第五節 政治三原則和政治經濟不可分原則的提出
第四章 重新啟動的半官半民關係和發展
第一節 對日貿易三原則的提出
第二節 中日備忘錄貿易的產生
第三節 日本右翼反華勢力的干涉
第五章 佐藤內閣造成中日關係停滯
第一節 佐藤內閣的反華政策
第二節 中日關係受到破壞
第三節 中國同佐藤政府反華行為的鬥爭
第六章 國際形勢大變和中日友好形成潮流
第一節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形勢大變
第二節 中美接近、聯合國恢復中國合法席位造成的“越頂外交
第三節 佐藤內閣進行政治投機的失敗
第四節 中日友好形成歷史潮流
第四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邦交正常化時期
(1972—2000)/371
第一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現
第一節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期準備
第二節 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意義
第二章 中日各實務協定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
第一節 中日各實務協定的簽訂
第二節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
第三節 鄧小平副總理訪日
第四節 中日兩國關係的全面發展
第五節 中日兩國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
第三章 20世紀80年代中日關係的迅速發展
第一節 國際形勢和中日兩國國內形勢
第二節 政治關係的不斷發展
第三節 雙邊交往的增加
第四節 經濟科技貿易的發展
第五節 日本反華勢力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第六節 1989年中國政治風波後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
第四章 20世紀90年代中日關係的變化和發展
第一節 圍繞中日關係的國際環境及各自國內的變化
第二節 中日關係的發展
第三節 中日關係中的各種問題
第四節 世紀之交時的關係發展
第五章 21世紀初期的中日關係(2001~2005)
第一節 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
第二節 中日兩國的國力對比的變化
第三節 小泉政府的對華政策的調整和中日關係的變化
第四節 對21世紀初的中日關係的分析
附 錄/535
百年中日關係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58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