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圖書館

白銀市圖書館成立於1995年,是一座綜合性市(地)級公共圖書館,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白銀市圖書館成立於1995年,是一座綜合性市(地)級公共圖書館,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1997年,市圖書館艱苦創業、邊服務邊建設的做法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肯定和支持。

白銀市圖書館成立於1995年,是一座綜合性市(地)級公共圖書館,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目前,館舍建築面積已達5200m2,總藏書量28.5萬冊,職工32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人,大專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100%;向讀者開放服務視窗12個,擁有閱覽(休閒)座席1600個,電腦70台,期刊700餘種,報紙150多種;十年來累計接待讀者198.6萬人次,書刊流通閱覽720.6萬冊次;已是目前白銀市設施最為先進、藏書量最大、品種最全、服務功能最強、輻射面最廣、擁有讀者最多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公共圖書館。1996年至今,先後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二級館”,被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評選為“讀者喜愛的圖書館”,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被省文化廳評為“甘肅省文明圖書館”,“甘肅省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最近,又被文化部提名晉級“國家一級館”;閱覽部被團省委授予省級“青年文明號”稱號,團支部被團省委評為“甘肅省五四紅旗團支部”。

基本概況

白銀市圖書館成立於1995年,是一座綜合性市(地)級公共圖書館,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目前,擁有藏書33.2萬冊(件),閱覽座席600個,電腦80台,相對穩定讀者1.1萬人。年征訂報刊600餘種(份)。已建成“紅軍會寧會師暨長征途經白銀史料專題館藏”、“白銀民間收藏數字館藏”2個自建資料庫。正在建設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專題資料庫”、“全國黃河沿岸城市信息資料庫”、“絲綢之路沿線省市信息資料庫”。引進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開通了白銀市圖書館網站,初步實現了辦公、采編、流通、檢索自動化。“白銀市科技數字圖書館”現已掛牌開館。
向讀者開放的視窗有圖書外借室、少兒借閱室、電子閱覽室、報刊閱覽室、自研室、工具書查閱室、文獻室、《四庫全書》特藏室、檢索室、西區統辦樓圖書角、辦證處等12個服務視窗,建有圖書流通站8個,通過建立社區圖書流通站,讀書示範基地、組織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圖片展、科普展、演講比賽、知識競賽、主題讀書活動、召開讀者座談會,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等活動延伸服務。堅持“以民為本、真情服務”。年接待讀者達30萬人次,書刊流通閱覽80萬冊次,成為保障市民享有公共文化權益的主要陣地,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先後被文化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甘肅省文化廳、中共白銀市委、市政府授予“讀者喜愛的圖書館”、“全國優秀青年學習組織”、“全國巾幗文明崗”、“甘肅省文明圖書館”、“市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白銀市被列為首批資源枯竭型經濟轉型城市的歷史機遇面前,市圖書館全體員工將繼承和發揚團結一致、艱苦奮鬥、愛崗敬業、文明服務的精神,全面實現市圖書館的信息網路化、典藏數據化、服務個性化、管理自動化的目標,在白銀市全面轉型的劃時代進程中充分發揮職能,以凝練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城市競爭力為己任,為建設“和諧白銀”、“數字白銀”、“科技白銀”、“魅力白銀”而努力奮鬥。

機構設定

辦公室

主要職責是:負責協調、處理本館的行政事務工作;負責文秘、對外聯絡工作;負責本館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研、管理工作;負責本館財務、統計、考勤、考核工作;負責本館的安全保衛、環衛及後勤保障工作。

圖書采編部

主要職責是:負責本館圖書文獻的採訪、加工工作;負責圖書文獻的分類、編目、著錄及分流工作;負責本館圖書文獻的資料庫建設工作;負責新書的宣傳推介工作;負責本館的目錄組織及維護工作。

外借流通部

主要職責是:負責館藏圖書的外借流通工作;負責對所有外借讀者的導讀工作;負責對各社區圖書室及圖書流通站的管理工作;負責館際之間的圖書互借流通及資源共享與利用工作;負責對讀者的參考諮詢服務工作。

報刊閱覽部

主要職責是:負責報紙、期刊的採集、加工、整理工作;負責報刊的分類、編目工作和報刊資料庫的建庫、管理工作;進行報刊宣傳及導讀工作;負責報刊信息提存,編制報刊論文索引、報刊文摘等報刊參考諮詢服務工作;提供報紙期刊、過刊、特種報刊的閱覽服務工作。

信息技術開發部

主要職責是:負責信息情報的收集、篩選、整理及信息代查、專題服務和課題諮詢服務工作;負責本館資料庫的開發與維護工作;負責本館自動化管理系統(Sirsi系統)的維護和開發利用工作;負責本館網站的製作、更新及維護工作;負責本館網路控制中心、資源共享工程中心的維護工作;負責數字資源查詢室、音像閱覽室的正常開放工作;負責信息情報出版物的排版、製作、發行工作;負責“白銀市讀者協會”的日常工作及會員資料庫的建設工作;負責圖書館文化產業開發工作。

業務輔導部

主要職責是:負責本館及本地區基層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工作;負責全館學術研究、成果推廣、業務培訓、學術交流和繼續教育工作;負責組織專業性、公益性講座;負責圖書館對外宣傳工作及《城市轉型參考》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負責“白銀市圖書館學會”的日常工作及會員資料庫的建設維護工作。

歷史發展

在全市人民喜迎建市二十周年之際,白銀市圖書館也迎來了建館十周年館慶。十年來,白銀市圖書館在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全體職工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使市圖書館在基本建設、藏書建設、讀者服務工作、自動化、網路化建設、業務輔導、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到目前,市圖書館館舍建築面積已達5200m2,總藏書量28.5萬冊,職工32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人,大專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100%;向讀者開放服務視窗12個,擁有閱覽(休閒)座席1600個,電腦70台,期刊700餘種,報紙150多種;十年來累計接待讀者198.6萬人次,書刊流通閱覽720.6萬冊次;已是目前白銀市設施最為先進、藏書量最大、品種最全、服務功能最強、輻射面最廣、擁有讀者最多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公共圖書館。1996年至今,先後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二級館”,被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評選為“讀者喜愛的圖書館”,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被省文化廳評為“甘肅省文明圖書館”,“甘肅省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文明單位”;最近,又被文化部提名晉級“國家一級館”;閱覽部被團省委授予省級“青年文明號”稱號,團支部被團省委評為“甘肅省五四紅旗團支部”。

艱苦創業夯基礎

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成立,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在改革中崛起。隨著改革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給白銀人民帶來了欣喜。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越來越感到這座城市文化建設的相對落後,白銀市需要有文化陣地,需要一個公共圖書館。這時候,省、市新聞媒體也對白銀文化的缺陷進行了報導。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在白銀市成立之後的第十年,市圖書館終於掛牌成立了。
掛牌之初,市圖書館只有三個工作人員,現狀是一無館址,二無藏書,三無經費,四無設施,五無專業人員,可謂一張白紙。面對如此困境,圖書館的創業者們並沒有退縮和氣餒,而是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頑強的毅力,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克服重重困難,採取了“借水行舟、借梯上樓、借牛耕地、借雞下蛋、整章建制”五步齊走的辦法,在困境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困難條件下開展起了為讀者提供閱覽的服務工作。1995年12月,在對租借市群藝館一樓100多平方米的舞廳進行改造,開展報刊閱覽、圖書外借等服務的同時,先後在市區中心地帶辦了四個書社,使其肩負圖書館分館的使命,將辦借書證、就地閱覽和租借銷售融為一體,為讀者晝夜服務,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就這樣,市圖書館採用邊服務邊建設的方式,一步一步向前發展。
1997年,市圖書館艱苦創業、邊服務邊建設的做法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在百業待舉,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決定興建市圖書館大樓,並列為當年為市民辦的“八件實事”通過了市人代會。1998年10月,占地10多畝,建築面積近5000平方米,造型美觀,功能齊全的圖書館大樓落成。1999年9月,大樓完工並向社會正式開放。與此同時,市圖書館通過各種渠道,從省圖書館、上海虹口區圖書館、西北師大圖書館、蘭大圖書館、天水市圖書館等單位求援募捐來圖書資料10餘萬冊,為市圖書館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全館職工在條件艱苦,人員少,任務重,各項配套設備比較落後的情況下,發揚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放棄節假日及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自己有病,帶病工作,家人有病,照常上班。工作中需要的一些物品,該省的省,有許多是職工自己動手製做。正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廣大職工團結一致,發奮圖強,勁往一處使,甘願奉獻,不求索取,終於使市圖書館度過了艱苦創業的初始階段,並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改革創新求發展

圖書館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後,市圖書館事業如何發展是圖書館人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世界範圍內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和作用在擴展和增長,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在凸顯和提升,人們的求知慾望普遍增強,對公共圖書館的需求和依賴度在增強。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也就是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以來,市圖書館堅持以人為本、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辦館宗旨,以新的思維,新的精神狀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挖掘內部潛力,確定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夯實業務基礎,狠抓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深化內部改革,使市圖書館各項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為全面建設新世紀現代化圖書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圖書館事業的第二次跨越。
一、確定發展思路,發揮綜合職能
2003年,市圖書館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結合白銀市的實際,重新認識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和社會功能,積極實施創建學習型社會和建設白銀特色文化戰略,統一思想,確定了以“以人為本,既重視數位化建設,又重視古籍、地方文獻的研究開發工作,在十年內建成具有白銀地方特色特點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為主要內容的“1122+3344”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綜合職能。
二、狠抓基本建設,完善服務功能
――加強藏書建設,不斷充實館藏。爭取財政投資,增加報刊訂閱量和圖書文獻採集量。積極爭取館際支援和社會捐助。2003年,爭取到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甘肅人民出版社、中國文史知識出版社價值30餘萬元的捐贈圖書,總計2萬餘冊,大大充實了我館館藏,特別是少兒圖書館藏。不斷調整藏書結構,突出白銀特色。加強地方文獻的徵集力度。加強館藏特色建設。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資近20萬元購進了《四庫全書(影印本)》一套,使我市的文化品位大大提升。
――加強自動化、網路化建設,初步實現了計算機管理。2003年,投資30萬元購置電腦50台,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和內部區域網路,並開展網路信息導航服務。2004年,投資9萬元購進了北京丹誠公司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和設備;建成並開通白銀市圖書館網站;全面啟動建設書目資料庫、讀者資料庫、地方文獻全文資料庫,工作方式實現了由傳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自動化管理的真正轉變。2005年,又積極回響市政府提出建設“數字白銀”的戰略,配合創建科技城,籌備建設“白銀市科技數字圖書館”,現已完成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三、堅持服務宗旨,主動服務讀者
首先,教育員工轉變觀念,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倡導個性化服務、真情服務。開闢了“新書推薦書目”、“新書簡介”、“金鑰匙點書箱”、“媽媽座”、“孕婦專座”、“電話預約”、“殘疾人席”等服務項目。
其次,積極組織開展各種讀者活動。結合時勢和工作實際,先後舉辦了“暢談學習十六大精神心得”、“樹立科學發展觀”、“暢談共建圖書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少兒讀書演講比賽”、“暑期中國小生讀書有獎競賽”、“慶祝建國55周年圖書展”、“全國‘嚴打’整治鬥爭成果展”、“大型海洋生物科普展”、“大型航天及陸海空軍事教育科普展”、“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圖片展”、“共享文化資源,構建和諧社會”等專題活動,開展了“年度評刊評報”活動。
第三,加強二、三次文獻信息開發工作。編輯刊行《圖情摘要》、《農業科技信息》、《書苑》等內部資料;組織編寫了《白銀市歷史名人―岳鍾琪資料彙編》等資料。積極為讀者和用戶提供參考諮詢服務。為西區人民廣場建設、第一屆白銀市運動會會徽設計和首屆“金鳳凰”藝術大賽獎牌設計提供的高質量專題諮詢服務,受到了用戶的好評。
第四,積極開展“文化進社區,送書進家園,送書進軍營,送書下鄉” 活動。2002年以來,市圖書館積極落實市文化局提出的“文化進社區,送書進家園”戰略,延伸服務領域,深入社區、軍營、農村先後創辦了社區圖書服務流通站等8個圖書流通站,深入基層,就近為廣大人民民眾服務。多年來,堅持開展了為老幹部、殘疾人送書上門服務,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第五,館校聯手,加強未成年人教育。與白銀公司八校聯手創建了全市第一個“紅領巾讀書基地”,依託少兒閱覽室,開展學生課外閱讀和素質教育。2002年,又與白銀區3所學校達成協定,每周三有4個班近200多名學生團體來館免費閱覽。2003年11月,與區二校聯合又建立了“金鑰匙讀書基地”。2004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積極主動地與學校聯繫,為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團體閱覽服務;在白銀區王峴鄉雒家灘國小建立了全市第一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讀書示範基地”,效果明顯。
四、強化業務輔導,促進事業發展
為了促進全市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市圖書館充分發揮市級中心館的作用,積極行動,深入調研,努力促進社區與社區、縣與縣、地區與地區圖書館之間的交流,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是深入縣區開展業務輔導工作,特別是幫助景泰縣圖書館、白銀區少兒圖書館等單位建立基礎業務管理制度、分編圖書,努力使他們的工作迅速步入科學化、正規化的軌道,受到了兄弟館的熱忱歡迎。二是在制定業務學習計畫時,將市區兄弟館的職工也納入輔導的範圍進行培訓。與此同時,利用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與市教育局聯合舉辦了“全市中國小圖書資料管理員培訓班”,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推廣現代化技術,提高本地區圖書館自動化水平。2004年,邀請國圖的專家舉辦了“丹誠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培訓班”,對全市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四是重視與兄弟館的橫向與縱向的合作與交流。先後多次組織業務骨幹到蘭州市圖書館、蘭大圖書館、銀川市圖書館、張掖市圖書館、慶陽市圖書館、武威市圖書館以及縣區、廠礦、學校圖書館參觀學習,開展館際交流活動,積累發展經驗。
五、深化內部改革,增強發展後勁
2004年7月至12月,市圖書館作為全市十個事業單位改革試點之一,在市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市文化出版局黨組的精心指導和全程監督下,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改革試點工作,理順了圖書館的管理體制,擴展了服務職能;試行了全員聘用制,初步實現了員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實行了三級六檔的崗位津貼分配製度,建立了責、權、效、利相掛鈎的分配和獎勵機制,大大調動了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圖書館工作的活力,有力地推進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職工素質
在加強隊伍建設方面,一是加強班子建設。從增進團結入手,增強班子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戰鬥力,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帶好隊伍,以促進整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二是強化政治、業務學習。三是重視職工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申請建立了“白銀市文化系統繼續教育基地”,加強對全市圖書館系統職工的專業培訓。四是努力營造業務研討氛圍。五是積極開展業務大練兵活動。通過努力,職工的精神面貌進一步煥發,紀律性增強了,作風好轉了,集體觀念、服務意識、學習自覺性加強了,工作效率明顯提高,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譽。工會、共青團、婦女工作也得到了全面發展。

再接再厲譜新篇

經過十年的努力,市圖書館從無到有,從落後到超前,實現了由使用傳統手工操作到初步採用計算機管理的轉變。然而,在新的世紀,時代對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現代管理理念和現代化手段建設管理好圖書館,使其更好地為我市“三個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服務,是擺在圖書館人面前的新課題,因此,必須進一步調整思路,大膽革新,努力開創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一是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作為今後努力的主攻方向。建設學習型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公共圖書館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要把思想統一到十六大精神上來,統一到建設學習型社會這一宏偉目標上來,在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上做文章,在更好地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提供服務,營造環境上下功夫,結合知識工程主動走向社會,向廣大人民民眾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倡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在全社會營造人人讀書、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二是突出工作重點,加快自動化、網路化建設。加快自動化、網路化建設,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傳播信息,是當今中外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圖書館只有實現數位化管理,才能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所以,加快自動化、網路化建設是實現遠程資源共享,更加方便讀者,提高服務水平的當務之急。自動化、網路化建設分三步走:第一步,全館各工作環節實現計算機化管理,並實現內部聯網,變手動作業為自動化管理;建立開放電子閱覽室、音像閱覽室和網路控制中心,各服務視窗安裝電子監控設備,這一步現已基本實現。第二步,建立特色資料庫,包括讀者資料庫、書目資料庫、地方文獻全文資料庫,並與政府部門網路連線,在本市區域網路中運行。這一步已經啟動。第三步,在全面實現自動化管理,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的基礎上,建立白銀市圖書館網站和數字圖書館,並與省內外大圖書館聯網,實現網上閱覽、電子檢索,真正實現管理自動化,信息典藏數位化,知識傳播網路化,服務形式個性化。
三是拓展服務範圍,延伸服務觸角,擴大服務領域。加強主館陣地服務的同時,積極向社區、鄉村延伸,繼續做好送書進社區、送書下鄉、送書上門工作,為社區市民和農民朋友服務,積極傳播先進文化。推廣社會閱讀,壯大閱讀人群,構建和諧社會。
四是加強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更直接地服務於白銀市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建設。首先是強化對地方文獻資源二次、三次信息的研究開發,把白銀地方情報資源開發出來,更好地利用起來,並為建立特色資料庫打基礎。其次是依託報紙、期刊齊全的優勢,繼續辦好《圖情摘要》,為決策機關和科研單位提供全國最新的情報信息。
五是加強隊伍建設,繼續倡導真情服務。狠抓政治和業務學習,採用集中學習同分散自學相結合,重點輔導同座談討論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全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原則,倡導熱心、真情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實行掛牌上崗,微笑服務,開展爭創文明服務崗活動,帶出一支業務精、素質高的圖書館專業隊伍。
六是開發相關產業,走出一條以文補文的路子。按照市文化出版局“激活文化產業,盤活文化資源,搞活文化活動”的部署,開闊思路,開發產業,充分利用圖書館的現有資源和文獻資源優勢,運用引進、聯合等辦法,開辦“讀者俱樂部”、“書吧”、“電子音像閱覽俱樂部”、各類文化培訓班等經營活動,擴大有償服務,開闢財源,增加積累,增強發展後勁。
七是鞏固改革成果,深化內部配套改革。在鞏固機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內部分配製度改革成果的同時,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發揮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引入競爭機制,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人事代理等制度。進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回顧過去,有成績,有發展,也有失誤;思考現在,市圖書館各項工作才剛剛全面起步,還需要努力奮鬥;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市圖書館全館職工表示,將以紀念建館十周年為契機,繼承和發揚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鑽研業務、文明服務的精神,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積極投身公共圖書館建設,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領導班子

現任領導:

館 長: 李世華副館長:陳銀芳

歷屆領導:

張維奎(任期:)
安進寶(任期:)
馬俊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