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王城崗城址

古遺址。是2002、2004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座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晚期大城址,這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大發現,也是目前在河南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為早期夏文化研究和禹都陽城的確認提供了重要資料。

登封王城崗城址是2002、2004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一座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晚期大城址,這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大發現,也是目前在河南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龍山文化晚期的遺蹟還有祭祀坑、灰坑等。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以陶器為主。龍山文化晚期王城崗大城的發現,為早期夏文化研究和禹都陽城的確認提供了重要資料。
考古工作者曾於1977年在登封王城崗發現龍山文化晚期東、西並列的小城址,其東城已被五渡河沖毀,所存甚少;西城的南牆長82.4米,西牆長92米,面積約8000平方米。城內發現有以人為犧牲的夯土建築奠基坑。還出有青銅器殘塊。當時。發掘者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提出此城有可能是“禹都(居)陽城”之所在,但有學者認為此城太小。不大可能是禹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