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腎

痛風腎

痛風腎是慢性高尿酸血症腎病的簡稱,為原發性高尿酸血症腎病,歸屬於代謝性疾病的腎損害的範疇。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本病是由於機體嘌呤代謝紊亂,而使血尿酸生成過多。

痛風腎

[簡介]

痛風腎也稱尿酸性腎病,是由於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尿酸性腎病的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 尿酸性腎病在西方國家常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尿酸性腎病如能早期診斷並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並發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到達無尿期是則需要透析治療。
尿酸性腎病(痛風腎病)即血液中尿酸鹽濃度增高達到過飽和狀態,尿酸鹽結晶沉積於腎臟而引起病變。
尿酸性腎病組織學特徵性表現為腎間質和腎小管內出現尿酸鹽沉積,可見雙摺光的針狀尿酸鹽結晶,這些結晶造成其周圍單個核細胞浸潤,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腎小管萎縮、管腔閉塞、間質纖維化,進而腎單位毀損。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鈣化可使集合管擴張,並易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本病分為原發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的基本屬遺傳性,但遺傳方式尚不明確,越來越多的臨床資料顯示原發性痛風與肥胖、原發性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關係密切。繼發性高尿酸血症則多見於下列3種情況:
①細胞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紅細胞增多症;
②細胞過量破壞:溶血、燒傷外傷、化療、放療、過量運動
③腎衰竭、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藥物、毒物導致腎臟清除尿酸鹽減少
④外因性:高嘌呤飲食、過量飲酒等。尿酸性腎病在歐美國家發病率約為0.3%,歐洲透析移植協會報導終末期腎衰由痛風所致者占0.6~1.%。近年來,我國人民因飲食中蛋白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攝入量增加,使痛風發病率增高。痛風多見於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其發作的平均年齡為45歲,而痛風腎病的發生多在患痛風10年以上。
本病屬中醫腰痛、石淋、水腫、痹症、歷節、痛風和腎勞等範疇。其病機或為先天稟賦不足或年老體衰,致脾腎匱乏,氣化失司,升降失職,清濁不分,使代謝廢物蓄積體內,釀生濕、濁、痰、瘀為患;或過食肥甘醇酒,濕熱內蘊,脾胃受損,津液敷布代謝失常,水谷不能化生氣血精微反而釀生釀生水濕、痰濁、瘀血留而不去;或勞倦過度或房事不節,勞傷腎氣,耗損肝腎精血,腎失氣化,肝失調達,相火亢盛,下劫肝腎陰精;亦有為毒物或毒藥所中,腎臟受損,氣化失職,開闔失司,水濕、痰濁內生,滯留不去。

飲食療法

(1)檸檬兩片、蟲草兩條,洋參10g加水2000ml,代茶飲。

飲食飲食

(2)檸檬、蟲草少許、訶子肉12g加水2000ml,代茶可鹼化尿液、清熱利尿,益氣利喉。
(3)黃花菜(新鮮)半斤,爆炒後每周2~3次(不宜多)痛風患者可多服。
(4)馬齒莧半斤,煮湯,隨意服用。
(5)薏苡仁粥
每次薏苡仁10~15g,配粳米30g煮粥,入白糖適量。早晚各服1次,10天為1療程。適用於濕盛而脾胃功能差者。
(6)枸杞子粥
每次枸杞子10~15g,配粳米30g煮粥。早晚各服1次,10天為1療程。適用於腎氣不足,腎精虧虛者。
(7)板粟
生板粟煮熟風乾,每日空心服5~10枚。10天為1療程。適用於腎虛腰膝無力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