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心治

病從心治

《病從心治》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7月1日出版的圖書,由白雲峰編著。

作者簡介

白雲峰,男,1956年出生,遼寧省中醫徒弟提高班畢業,主治中醫師,任職於遼寧省彰武縣人民醫院。副高級氣功師,楊健侯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專蕃《中醫圖畫通說》,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內容簡介

《病從心治》白雲峰新著,從《黃帝內經》“心者君主之官”起論,通過臨床案例證明:心臟是人體的君主、總司令,肺、肝、脾、腎等各個系統患病,無不涉及於心,歸咎於心。“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十二官危”,治療上從心論治,即是抓住了病根,祛病如薅草,手到病除。從心論治百病有白雲峰創製的代表方劑斡旋湯,被作者及其學員臨床證明是現代疾病康復的特效神方。

《病從心治》進而論及西醫的“腦為人體總司令”的觀點是錯誤的。西醫不分主從,將人體想當然地分成循環、泌尿、呼吸、消化、運動、免疫、造血等各個地位平等系統的觀點是不科學的。尖銳指出:腦為君主是以小反上,犯上作亂;各系統不分主次(君臣)、平分秋色為無父無君;拒絕承認經絡的存在是漠視客觀存在不尊重事實;不承認精氣神,不承認心神的君主地位是機械唯物。並用大量案例證明:西醫所以臨床上面對心腦血管病(正確應稱為心血管病)、癌症束手無策,就是西醫的基礎理論、基本理論早就是錯誤的。

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致人死亡的頭號疾病是心腦血管病。這種現象的本身也證明“病從心治”的正確性。腦就是腦,在中醫解剖里只是下幾流的組織器官,起到陰液滋養與陽氣溫煦的作用;腦與血管本來無關,是心才連著血管,所謂“腦血管病”其實都是心血管病,其病根在心不在腦,——西醫需要改正的錯誤太多了;西醫的錯誤理論對世界人民的誤導到了該清算的時候了,中國人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責任。

《病從心治》論證到在“大腦”之上有多條經絡聯繫於心,心神通過心陽與衛陽(神光)控制腦指揮腦——腦神經的生物電傳導速度是每秒100米,而光速則是每秒30萬公里;在博及醫源汲取儒道佛武精華的中醫學看來:生命(包括疾病)都是四大因緣假合,幻化而生,幻化而滅,許多疑難重症完全可以通過精氣神化(幻化)的方法治癒;而一旦這些病被西醫實施手術,實施介入,經絡便被阻斷,氣機便被閉塞,神機便被化滅——這便是西醫治不好疑難病和西醫必須被改造(改正其根本錯誤保留其合理成分)的原因。

《病從心治》得出這樣的結論:未來世界醫學的發展方向是以中醫為主體與框架,吸收西醫的合理成分(理化診斷、結核病等),建成全新的醫藥學——毛澤東當年預見的“新醫學和新藥學”。

目錄

《病從心治》簡介

代序

代自序——拚死一搏為中醫

上篇 從心論治百病

一、心是君主之官

從《病由心生》看心是君主之官

從兩大要命的疾病看心是君主之官

人身百節皆有神與心為君主之官

從陰陽關係看心是君主之官

從神經反應速度看心是君主之官

從武術點穴看心是君主之官

保護最嚴密的才是總司令——再論心是君主之官

內分泌系統也是為心臟服務的

二、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是具體真實的

中氣之根根源於心

都是心力

相人當相心

《心經》與從心論治百病

心主神明,心無處不在

神經血管相伴行主管在心

外科鼻祖是扁鵲心主神明主思維

再證扁鵲是外科手術祖師再證心主神明主思維

壓力感受器——說明的是心主神明,心是智慧器官

認同心主思維主神明的西醫學家

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心耳——心神的宮殿?

心,血,神,阿賴耶識——靈魂真的存在?

腎、精、腦、髓——生命的框架與有形物質

神氣是一身之主

每一個器官組織細胞都有“中樞”

三、心腦關係

心臟是如何聯繫大腦指揮大腦的

大腦只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

《黃帝內經》對腦地位的認定

心臟指揮控制大腦的實例

腦神經無所不連並不說明腦主神明

比較腦與心的重要性看誰是君主之官

偉人的偉大不在腦

神不在,腦反應忒慢也

腦主思維缺少解剖學的證據

人類的單細胞時期哪裡是司令部

腦與睪丸

五官長在頭腦上只是崗位重要待遇高

腦血管病的病理主要的不是神經指揮失靈而是營養缺失

血流向腿“腦”暈厥

……

中篇 從心論治百病醫案

下篇 新醫藥學漫談

附錄 博友文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