疃里

疃里鎮有59個行政村,5.9萬人,7萬畝耕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同心協力,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奮力拚搏,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進步,先後被濟寧市委、嘉祥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經濟強鎮"、奔小康帶頭鄉鎮"。

概述

疃里鎮有59個行政村,5.9萬人,7萬畝耕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同心協力,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奮力拚搏,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進步,先後被濟寧市委、嘉祥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經濟強鎮"、奔小康帶頭鄉鎮"。
疃里鎮農業資源豐富,基礎雄厚。全鎮初步形成了糧食、蔬菜、畜牧養殖三大基地連片開發,農、林、牧、副、漁多業並舉,農、工、商服全面發展的大農業格局。鎮黨委、政府按照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方向,推動農業一體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帶動千家萬戶走入市場。2003年,糧食總產值達2.99萬噸,建有魯西南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竹木批發市場和拆車專業市場,興辦農業龍頭企業27家,創辦合作化服務組織27個。盛產優質小麥、玉米、大豆和花生、山藥和蘆筍遠銷國外,百座大棚四季常春,萬畝瓜菜品種齊全,生豬、雞、鵪鶉等畜禽飼養量達250萬(只)頭,居嘉祥縣首位。
疃里鎮強化工業的產導地位,堅持"工業興鎮"、"科技興企"的發展方針,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了以鎮辦企為龍頭、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良性發展格局。"濟寧城西經濟園區"初具規模,鎮五洲牌水泥是山東省名牌產品,鎮建築公司達到省三級企業標準,能夠承攬一切高難度、高跨度的建築工程,以"嘉祥祥霸電池廠"、"東方女神化妝品集團"、"嘉祥工藝鑄造總廠"等為龍頭的個體私營企業達到1100家,竹器、豆製品、鞭炮煙花、鑄造、拆車、裝璜化工廠等產品具規模,形成了八大專業區。
疃里鎮交通便利,通訊快捷,東鄰濟寧市區,西靠嘉祥縣城、327國道、新兗鐵路橫貫東西,5822門程控電話和傳真電訊通往國內外,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
疃里鎮是商家必爭,文人志士雲集之地,文物景觀,馳名中外。是孔孟之鄉、曾子故里,相距"孔府六藝城"50公里。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之後,疃里鎮又制訂了新的宏偉藍圖,將隨著時代步伐加速發展,再造優勢,再創輝煌,努力把疃里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生活富裕、社會文明"的新興城鎮。

歷史

譜文記載:明朝洪武三年(1370),由山西洪洞縣奉詔相繼遷至任城西陲,於、張等姓居此,閆姓居住白塔村;杜姓居住杜陳莊。明弘治年間大小為患,皆移居山麓,依山建村,取名疃里山,後習稱疃里。

農業

土壤為面砂土。主產小麥、玉米。特色農產品有:山藥,蔬菜,梅花鹿,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蘆筍,生豬,鵪鶉。 春天萬物復甦,桃紅柳綠。迎春花盛開,銀燕從南方飛來……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像。夏天,萬物生長盛旺,百花盛開,稻田裡的秧苗綠油油的,就好像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大地毯。果園裡枝繁葉茂,果實纍纍、好一派生機盎然……疃里村的父老鄉親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7395
29268
28127
家庭戶戶數 15276
家庭戶總人口(總) 57108
家庭戶男 29024
家庭戶女 28084
0-14歲(總) 14948
0-14歲男 8171
0-14歲女 6777
15-64歲(總) 37563
15-64歲男 18772
15-64歲女 18791
65歲及以上(總) 4884
65歲及以上男 2325
65歲及以上女 255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6533

下轄村

楊莊村 北朱村 馬莊村 東王村
西王村 孫莊村 疃里村 西高村
梁集村 進士張村 崔橋村 樓張村
鐵李村 空山前村 空山西村 後趙村
前趙村 大張村 大劉村 南朱村
南廟村 南韓村 田莊村 竹李村
腰劉村 董家村 劉莊村 楊李村
付家村 王集東村 王集西村 前白村
前賈村 三劉村 陸廟村 朱井村
袁家村 謝家村 東湯村 西湯村
槓子劉村 劉廟村 汪莊村 曠山村
店子廟村 十支王村 馮莊村 後張村
前張村 楊家村 狄家村 尹家村
坑王村 東高莊村 陳莊村 瓦屋李村
後賈村 曹莊村 土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