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癌症

甲亢癌症

甲狀腺研究院出版的甲狀腺知識讀本中寫到:甲亢癌症是由數種不同生物學行為以及不同病理類型的癌腫組成,主要包括乳頭狀腺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髓樣癌四種類型。它們的發病年齡、生長速度、轉移途徑、預後都明顯不同,如乳頭狀腺癌術後10年生存率將近90%,而未分化癌變程很短,一般僅生存幾月。

相關數據

甲狀腺癌大約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甲狀腺癌特別是低分化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很高。據國際癌症學會資料統計,各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加。我國上海市1960年發病率為1.02/10萬,1972年為2.panjk/10萬,1978年已升高對3.80/10萬。據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華山醫院統計,兩院於1975~1985年共收治甲狀腺疾患6432例,其中甲狀腺腫瘤4363例,甲狀腺癌占435例,為甲狀腺全部腫瘤的10.1% 甲狀腺癌以女性發病較多,男女之比1∶2.58,以年齡計,從兒童到老年人均可發生,但與一般癌腫好發於老年人的特點不同,甲狀腺癌較多發生於青壯年,其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左右。 各種類型的甲狀腺癌年齡分布亦異,在甲狀腺惡性腫瘤中,腺癌占絕大多數,而源自甲狀腺間質的惡性腫瘤僅占1%。乳頭狀腺癌分布最廣,可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至百歲老人,濾泡狀癌多見於20~100歲,髓樣癌多見於40~80歲,未分化癌多見於40~90歲。

食療方法

一、甲亢平復湯:麥冬、夏枯球、遠志、刺莧、龍膽草、玄參等藥材,放入砂鍋,加入1500~2000毫升的冷水;將砂鍋置於爐上,用大火煎煮至水沸,再轉為小火;以小火煎煮至藥湯剩下500~600毫升即可關火;將煎好的湯藥(500~6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餐後服用,每次150~200毫升;能迅速調身體機能,消症狀,標本兼治甲亢病。

二、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將佛手、海藻用適量水煎汁去渣後,再加入粳米、紅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劑,連服10天~15天,能夠疏肝清熱,調整精神抑鬱,情緒改變。

三、青柿子羹:青柿子1000克,蜂蜜適量。青柿子去柄洗淨,搗爛並絞成汁,放鍋中煎煮濃縮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繼續煎至粘稠時,離火冷卻、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服,連服10天~15天。以清熱瀉火為主,用於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面部烘熱者。

四、川貝海帶粥:川貝、海帶、丹參各15克,薏米 30克,冬瓜60克,紅糖適量。川貝、丹參先煎湯後去渣,入其他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溫服,連服15天~20天。用於頸部腫大、噁心、便溏症。

病因

甲亢癌症甲亢癌症

具體確切的病因目前尚難肯定但從流行病學調查腫瘤實驗性研究和臨床觀察甲亢癌症的發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放射性損傷 用X線照射實驗鼠的甲狀腺能促使動物發生甲亢癌症實驗證明Ⅰ能使甲狀腺細胞的代謝發生變化細胞核變形甲狀腺素的合成大為減少可見放射線方面引起甲狀腺細胞的異常分裂導致癌變;另方面使甲狀腺破壞而不能產生內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發甲狀腺細胞癌變在臨床上很多事實說明甲狀腺的發生與放射線的作用有關特別令人注意的是在嬰幼期曾因胸腺腫大或淋巴腺樣增殖而接受上縱隔或頸部放射治療的兒童尤易發生甲亢癌症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的細胞增殖旺盛放射線是種附加刺激易促發其腫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頸部放射治療後發生甲亢癌症的機會則不多見.

(2)碘和TSH 攝碘過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狀腺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如瑞士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的甲亢癌症發病率為‰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倍相反高碘飲食也易誘發甲亢癌症冰島和日本是攝碘量最高的國家其甲亢癌症的發現率較其他國家高這可能與TSH刺激甲狀腺增生的因素有關實驗證明長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狀腺增生形成結節和癌變.

(3)其他甲狀腺病變 臨床上有甲狀腺腺癌慢性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或某些毒性甲狀腺腫發生癌變的報導但這些甲狀腺病變與甲亢癌症的關係尚難肯定以甲狀腺腺瘤為例甲狀腺腺瘤絕大多數為濾泡型僅~%為乳頭狀瘤;如甲亢癌症由腺瘤轉變而成則絕大多數應為濾泡型而實際上甲亢癌症半數以上為服頭狀癌推測甲狀腺腺瘤癌變的發生率也是很小的.

(4)遺傳因素 約~%甲狀腺髓樣癌有明顯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併有嗜鉻細胞瘤等閏推測這類癌的發生可能與染色體遺傳因素有關

病理

由於甲亢癌症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和生物學特性,其臨床表現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與多發性甲狀腺結節同時存在,多數無症狀,偶發現頸前區有一結節或腫塊,有的腫塊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發生轉移。有的患者長期來無不適主拆,到後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病理性骨折、聲音嘶啞、呼吸障礙、吞咽困難甚至Horner 綜合徵才引起注意。局部體徵也不盡相同,有呈甲狀腺不對稱結節或腫塊,腫塊或在腺體內,隨吞咽而上下活動。待周圍組織或氣管受侵時,腫塊即固定。

甲亢甲亢

(一)乳頭狀腺癌 是甲亢癌症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70%。大小不一。一般分化良好,惡性程度低。癌組織脆軟易碎,色暗紅;但老年患者的乳頭壯癌一般較堅硬而蒼白。乳頭狀癌的中心常有囊性變,囊內充滿血性液。有時癌組織可發生鈣化,切面呈砂粒樣。上述囊性變和鈣化與癌腫的惡性程度與預後無關。顯微鏡下見到癌瘤由柱狀上皮乳頭狀突起組成,有時可混有濾泡樣結構,甚至發現乳頭狀向濾泡樣變異的情況。乳頭狀腺癌葉有完整的包膜,到後期同樣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圍組織,播用途徑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頸淋巴結轉移最為常見,約在80%的兒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捫及淋巴結,其次是血液轉移到肺或骨。

(二)濾泡狀腺癌 較乳頭狀腺癌少見,約占甲亢癌症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齡較乳頭狀癌者大。癌腫柔軟,具彈性,或橡皮樣,呈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結節形。切面呈紅褐色,可見纖維化、鈣化、出血及壞死灶。分化良好的濾泡狀腺癌在鏡下可見與正常甲狀腺相似的組織結構,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襲的現象;分化差的濾泡狀腺癌則見不規則結構,細胞密集成團狀或條索狀,很少形成濾泡。播散途徑雖可經淋巴轉移,但主要是通過血液轉移到肺、骨和肝。有些濾泡狀腺癌可在手術切除後相隔很長時間才見復發,但其預後不及乳頭狀腺癌好。

(三)甲狀腺髓樣癌 占甲亢癌症的2~5%。此病由Hazard於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狀腺降鈣素以及伴發嗜鉻細胞瘤和甲狀腺腺增生(Ⅱ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MEN Ⅱ)的特點。髓樣癌源自甲狀腺胚胎的鰓後體(ultimobranchial body),從濾泡旁明亮細胞(C細胞)轉變而來。濾泡旁細胞是來源於神經嵴的內分泌細胞,這些內分泌細胞具有一種共同的功能,即能攝取5-羥色胺和多巴胺等前體,並經其中的脫羧酶予以脫羧,所以也稱為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簡稱APUD細胞。腫瘤多為單髮結節,偶有多發,質硬而固定,有澱粉樣沉積,很少攝取放射性碘。癌細胞形態主要由多邊形和梭形細胞組成,排列多樣化。

(四)甲狀腺未分化癌 占甲亢癌症的5%,主要發生於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見。腫塊質硬而不規則,固定,生長迅速,很快瀰漫累及甲狀腺,一般在短期內就可浸潤氣管、肌肉、神經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難。腫瘤局部可有觸痛。顯微鏡下見癌組織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細胞組成,細胞呈多形性,常見核分裂相。頸部可出現淋巴結腫大,也有肺轉移。該病預後差,對放射性碘治療無效,外照射僅控制局部症狀。

飲食禁忌

(1)宜多吃具有抗甲狀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藥、香菇、猴頭菇、無花果、慈姑、蘿蔔、菱、杏、魔芋、海參、海帶及牛、羊、鹿等動物的靨肉。

(2)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作用的食物:甜杏仁、柿餅、蘆筍、薏米、甲魚、烏龜、核桃、香菇、蘑菇。

甲亢甲亢

(3)宜吃具有健脾利水作用的食物,如核桃、黑大豆、山藥、韭菜、荔枝、桑椹、青魚、蝦、淡菜、豬羊腎、雀肉、鵪鶉蛋、石榴、梅子、薏米、扁豆、山藥、魔芋。

(1)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肥膩、粘滯食物。

(3)忌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4)忌油炸、燒烤等熱性食物。

注意事項

(1)學習放鬆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和負擔。或許就是自己不太懂得珍惜自己,身體才會容易發病來抗議呢.

甲亢甲亢

(2)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先和醫師商量,決定時機和是否需調整治療方法。

(3)少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咖啡和茶,以免心悸、手抖等症狀加重。

(4)減少含碘食物的攝取,如海帶、海苔、紫菜等。避免使用含碘鹽或改用無碘鹽。

(5)慎用溫補和含碘量較高的食療偏方。

(6)慎食發物,如小公雞、老鵝。

(7)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

治療無效,外照射僅控制局部症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